翻译
从棋局左角看去,楚地大局已破;南柯一梦,方知滕国早已兴盛绵延。
卷起帘子,看乳燕归巢;钻破窗纸,见痴笨的苍蝇爬出。
为防老鼠饥饿,常常留下饭食;怜惜飞蛾扑火,夜晚便不点灯。
人生道路如此坎坷曲折,回想起来实在可笑——我不过是个修习小乘佛法、境界未高的僧人罢了。
以上为【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按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和诗,是唱和诗的一种严格形式。
2. 定慧钦长老:北宋杭州定慧寺高僧,与苏轼有交往,常以诗文相赠答。
3. 左角看破楚:借用围棋术语,“左角”指棋局一角,“破楚”典出《史记·项羽本纪》,此处借指局势已定,大势已去,亦喻人生得失终归虚幻。
4. 南柯闻长滕:化用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传》中“南柯一梦”典故,比喻富贵荣华如梦短暂;“长滕”或指梦境中滕国延续,反衬现实之空幻。
5. 钩帘:卷起帘子。钩,作动词用,意为挂起、卷起。
6. 穴纸出痴蝇:苍蝇穿破窗纸而出,形容愚昧执着,不知门户所在,暗喻众生无明。
7. 为鼠常留饭:出于佛教慈悲思想,不忍杀生,故为鼠留食,体现护生之念。
8. 怜蛾不点灯:古人认为灯火会引飞蛾扑火而死,故怜惜其命而不点灯,亦为戒杀护生之举。
9. 崎岖:道路不平,比喻人生坎坷困顿。
10. 小乘僧:佛教中小乘(Hinayana)注重自我解脱,与大乘(Mahayana)普度众生相对。苏轼自谦为“小乘僧”,实则寓庄于谐,表达修行未至圆满的自省。
以上为【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次韵答定慧钦长老所寄八首之一,体现其晚年参禅悟道、淡泊自省的心境。诗中融合佛理与生活细节,以“破楚”“南柯”暗喻世事虚幻,又借“乳燕”“痴蝇”等微物展现对生命的细致体察。后四句由外物转入内心自嘲,称自己虽修佛却仍执著于细行善举,未能超脱,故自谓“小乘僧”,实含大乘慈悲之怀。全诗语言简淡而意蕴深远,体现了苏轼融通儒释、幽默自省的人生态度。
以上为【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的评析。
赏析
本诗以围棋、梦境起笔,瞬间营造出超然物外的哲思氛围。“左角看破楚”不仅是一局棋的终结,更是对仕途沉浮、政争成败的冷眼旁观;“南柯闻长滕”则进一步以梦境映照人生,流露出对功名虚幻的深刻体悟。中间两联转写日常生活细节,极富画面感:乳燕归巢,生机盎然;痴蝇穿纸,愚顽可笑。而“为鼠留饭”“怜蛾不灯”二句,看似琐碎,实则蕴含深厚的佛教慈悲精神,将微观生命关怀提升至宗教伦理高度。结尾自嘲“崎岖真可笑,我是小乘僧”,语带双关——表面谦称修行浅薄,实则在“小乘”之名下藏有“大乘”之实,正见东坡晚年融通佛理、笑对人生的态度。全诗结构紧凑,由宏观到微观,由外物到内心,层层递进,语言质朴而意蕴丰厚,堪称苏轼晚年禅诗佳作。
以上为【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清婉有致,于细微处见佛性,非深于禅者不能道。”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十七:“‘为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仁心及于微物,东坡之慈可见。末以‘小乘僧’自况,谦而有味。”
3. 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次韵八首皆冲澹悠然,此首尤得禅趣。‘痴蝇’‘乳燕’对举,一则迷执,一则天然,寓意深矣。”
4. 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左角破楚’‘南柯长滕’,皆言世事如棋如梦。后四句写日用常行,即在道中,所谓平常心是道也。”
5.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此诗纯以理趣胜,不假雕饰。自笑‘小乘僧’,正是大乘气象,东坡之学佛,在悟不在迹。”
以上为【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八首,并引】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