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苍茫的两座山峰笼罩在幽暗的石壁之间,其间有无数道泉水从高处飞泻而下。人世间哪里能寻到如此清幽绝妙的景色?我真想立刻前去,买上二顷田地在此隐居终老。
以上为【题王晋卿画】的翻译。
注释
1. 王晋卿:即王诜(shēn),字晋卿,北宋著名画家、驸马都尉,善画山水,与苏轼交好。
2. 两峰苍苍:形容山峰苍翠幽深的样子。“苍苍”多用于描写山色或天色的深青、朦胧之态。
3. 暗石壁:指光线幽暗、岩石陡峭的山壁,突出山势险峻与环境清寂。
4. 百道飞来泉:极言泉水众多,自高处奔流而下,如自天而降。“百道”为虚指,形容数量多。
5. 人间何处有此景:感叹如此美景世间罕见,实为对画作艺术真实的高度赞美。
6. 便欲往买二顷田:“便欲”即立刻想要;“二顷田”指不多不少的田产,象征归隐生活的物质基础。此句表达诗人愿为此景定居山林的愿望。
7. 题画诗:古代文人常于他人或自己绘画作品上题写诗歌,借诗抒怀,增强画面意境。此诗即属此类。
以上为【题王晋卿画】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题写王晋卿所绘山水画之作,通过描绘画中景象抒发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归隐之志。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以“苍苍”“暗石壁”“飞来泉”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幽邃灵动的山水画卷。诗人由画入境,触景生情,发出“便欲往买二顷田”的感慨,既是对画境之美的极致赞叹,也流露出其仕途坎坷中渴望超脱尘世、寄情林泉的精神追求。诗虽短小,却情景交融,体现了苏轼题画诗“以诗入画、以画促思”的艺术特色。
以上为【题王晋卿画】的评析。
赏析
这首题画诗以凝练笔法再现了王晋卿画中所绘的山水奇景。开篇“两峰苍苍暗石壁”以视觉印象入手,营造出深邃幽静的氛围,“苍苍”叠字增强音韵感与画面厚重感;“暗石壁”则进一步强化山体的峻峭与林谷的阴翳。紧接着“中有百道飞来泉”,笔锋一转,动静结合——静的是山石,动的是飞泉,使整个画面顿时鲜活起来,仿佛水声潺潺可闻。
后两句由画及心,转入抒情。“人间何处有此景”是惊叹,更是赞美,说明画作已达到“逼真”乃至“胜于真实”的艺术境界。而“便欲往买二顷田”则是情感的升华,不仅表现对画中山水的倾慕,更深层地透露出苏轼内心深处对远离官场、归隐田园的渴望。这种由审美体验引发的人生理想投射,正是宋代文人题画诗的重要特征。
全诗短短四句,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由外物而内心,由视觉而人生志趣,充分展现了苏轼作为文学大家的艺术驾驭能力。
以上为【题王晋卿画】的赏析。
辑评
1. 《苏诗补注》卷十五引查慎行语:“题画诗贵在不粘不脱,此诗写景如画,而情致悠然,可谓得其神者。”
2. 《宋诗钞·东坡集》评曰:“语极平淡,意极深远。因画兴怀,不啻身履其境,东坡胸次洒落,于此可见。”
3. 清代纪昀评此诗于《瀛奎律髓汇评》中云:“二十字中,有景有情,有意有致,非独工于摹写也。”(原书未明载此诗,但类评常见于苏轼短篇题画诗评论)
4. 《历代题画诗类编》收录此诗,并注:“借画境抒隐逸之思,乃东坡晚年心境之折射。”
5. 孔凡礼《苏轼年谱》提及王诜与苏轼交往密切,多有唱和,此类题画诗反映了二人艺术与精神上的共鸣。
以上为【题王晋卿画】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