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幽雅芬芳本应长葆青春,暂时枯萎犹如月蚀。
暂且交付自然造化,枯木逢春实难预料。
也知宿根埋藏深厚,便生出紫笋般嫩芽。
趁着时节展现柔美,为我驱散严寒凛冽。
先生早年便受重用,朝堂议论推许英才。
而今犹如城东候瓜,不记得《召南》甘棠遗爱。
陋居有人远方寄意,小园无暇纵步游览。
仍作长久安居打算,静待流年周而复始。
腊月果实缀满梅枝,春酒杯中浮着竹叶。
谁说仅一芽萌动,已觉万木生机焕发。
姑且折取玉蕊新枝,插向折角的纶巾之上。
以上为【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的翻译。
注释
1. 子由:苏辙字子由,《宋史·苏辙传》"辙与兄轼同登进士科"
2. 月季花再生:苏辙原诗《所寓堂后月季再生》有"客背有芳藂,开花不遗月"句
3. 蚀月:月食,《诗经·小雅》"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4. 紫笋:茶树嫩芽,《茶谱》"蒙顶有研膏茶,作片进之,亦作紫笋"
5. 召南茇:《诗经·甘棠》"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
6. 纶巾:文人头巾,《晋书·谢万传》"万著白纶巾,鹤氅裘"
7. 竹叶:竹叶青酒,《文选·张协〈七命〉》"乃有荆南乌程"
以上为【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月季"幽芳长春"的本质特性起兴,通过"暂瘁蚀月"的比喻与"宿根紫笋"的意象,构建起生命循环的哲学图景。苏轼巧妙将月季再生与子由仕途起伏相映照,在"城东候瓜"的自嘲与"召南茇棠"的典故中,既慰藉弟弟又彰显兄弟情深,展现宋代咏物诗"托物言志"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的评析。
赏析
这首和韵诗以二十句完成"物性-人生-心境"的螺旋升华。前八句聚焦月季特性:"幽芳长春"与"暂瘁蚀月"形成本质与现象的辩证,"付造物"的洒脱与"料枯蘖"的谨慎暗含人生智慧;"宿根深"既写植物特性,更喻苏辙家学渊源,"紫笋茁"则暗指其再度起用的潜力。中八句转入兄弟对话:"先生贵重"与"城东瓜"的今昔对比,既赞子由才具又叹其境遇;"召南茇"典故意在提醒不忘民生,"久处计"与"行年匝"的对应,显露苏轼超然的时间观。末四句收束于生机勃发的场景:"一萌动"与"万木活"的哲学发现,将个体命运接入宇宙节律;"玉蕊插纶巾"的潇洒举动,既呼应唐人簪花传统,更将物质性的花朵升华为精神自由的象征。
以上为【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的赏析。
辑评
1. 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也知宿根深,便作紫笋茁』二语,不独状物工妙,实为子由颍滨沉浮作真解人。"
2. 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通篇气脉从韩愈《芍药歌》化出,而『谁言一萌动,已觉万木活』十字,直追元道州《春陵行》理趣。"
3. 汪师韩《苏诗选评笺释》:"结句『插向纶巾折』与杜甫『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各见性情,一放达一沉郁,皆臻化境。"
4. 查慎行《初白庵诗评》:"『乘时出婉娩,为我暖栗冽』,深得《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遗韵,而更多哲思。"
5. 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陋居有远寄』以下忽作家常语,与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同一机杼,而苏作更见兄弟情深。"
以上为【次韵子由月季花再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