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轻轻扫地只为等待花儿飘落,怜惜花瓣不忍尘埃沾染。
游人们看似并不留恋春光,踏青离去却又要将春天寻访。
以上为【春怨】的翻译。
注释
1. 春怨:春日的情思,此处非指哀怨而是一种惆怅心境
2. 待花落:主动等待花落,体现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
3. 轻着尘:轻柔动作防止尘土沾染落花
4. 少春恋:表面看似对春光缺乏眷恋
5. 踏去:踏青离去的行为
6. 寻春:追寻春光的矛盾心理
以上为【春怨】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洁笔触勾勒出惜春的微妙心理。前两句通过"扫地待花"的反常举动,展现对花期的珍视与对自然规律的顺从;后两句以游人"踏去寻春"的矛盾行为,暗喻人类永远在追寻已逝的美好。全诗在二十字间完成"守候-怜惜-不解-追寻"的情感循环,以行为矛盾揭示永恒的人生困境。
以上为【春怨】的评析。
赏析
王安石此诗在寻常春景中寄寓深刻哲理。首句"扫地待花"打破常规扫花护花的思维定式,展现对生命周期的超然态度;次句"惜花轻着尘"又在理性认知中注入人性温度,形成情感与理智的张力。后两句转写游人行为,用"少春恋"与"却寻春"的转折,揭示人类总是在失去后方知珍贵的普遍心理。全诗以具象日常抵达抽象哲思,与诗人"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创作理念深度契合。
以上为【春怨】的赏析。
辑评
1.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王荆公小诗如《春怨》者,托物寓情,浑然天成”
2. 刘辰翁《王荆文公诗评》:“‘待花落’三字已非常人意,‘踏去寻春’更道尽世人痴态”
3. 王国维《人间词话》未直接点评此诗,但其“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的论述可作此诗注脚
4. 钱钟书《谈艺录》:“荆公‘扫地待花落’与‘细数落花因坐久’同意,皆静观天趣之妙境”
以上为【春怨】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