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不得而知之也。
生人果有初乎?
吾不得而知之也。
然则孰为近?
曰:有初为近。
孰明之?
由封建而明之也。
彼封建者,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势之来,其生人之初乎?
不初,无以有封建。
封建,非圣人意也。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草木榛榛,鹿豕狉狉,人不能搏噬,而且无毛羽,莫克自奉自卫。
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
夫假物者必争,争而不已,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
其智而明者,所伏必众,告之以直而不改,必痛之而后畏,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故近者聚而为群,群之分,其争必大,大而后有兵有德。
又有大者,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属。
于是有诸侯之列,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封。
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德又大者,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以安其人,然后天下会于一。
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
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
故封建非圣人意也,势也。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及有周而甚详。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
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城。
然而降于夷王,害礼伤尊,下堂而迎觐者。
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陵夷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
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
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遂判为十二,合为七国,威分于陪臣之邦,国殄于后封之秦,则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
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始,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
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或者曰:“封建者,必私其土,子其人,适其俗,修其理,施化易也。
守宰者,苟其心,思迁其秩而已,何能理乎?”
余又非之。
周之事迹,断可见矣:列侯骄盈,黩货事戎,大凡乱国多,理国寡,侯伯不得变其政,天子不得变其君,私土子人者,百不有一。
失在于制,不在于政,周事然也。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
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
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
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
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
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
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
何以言之?
且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
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
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
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
汉事然也。
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可变也固矣。
善制兵,谨择守,则理平矣。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
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魏之承汉也,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不闻延祚。
今矫而变之,垂二百祀,大业弥固,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圣王也,而不革其制,固不当复议也。”
是大不然。
夫殷、周之不革者,是不得已也。
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资以黜夏,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资以胜殷,武王不得而易。
徇之以为安,仍之以为俗,汤、武之所不得已也。
夫不得已,非公之大者也,私其力于己也,私其卫于子孙也。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夫天下之道,理安斯得人者也。
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
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
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
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势也。”
翻译
以上为封建论的翻译。
注释
以上为封建论的注释。
评析
以上为封建论的评析。
赏析
以上为封建论的赏析。
辑评
以上为封建论的辑评。
拼音版
fēng jiàn lùn。
封建论。
liǔ zōng yuán。
柳宗元。
tiān dì guǒ wú chū hū wú bù dé ér zhī zhī yě。
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shēng rén guǒ yǒu chū hū wú bù dé ér zhī zhī yě。
生人果有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
rán zé shú wèi jìn yuē yǒu chū wèi jìn。
然则孰为近?曰:有初为近。
shú míng zhī yóu fēng jiàn ér míng zhī yě。
孰明之?由封建而明之也。
bǐ fēng jiàn zhě,
彼封建者,
gèng gǔ shèng wáng yáo shùn yǔ tāng wén wǔ ér mò néng qù zhī。
更古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而莫能去之。
gài fēi bù yù qù zhī yě,
盖非不欲去之也,
shì bù kě yě。
势不可也。
shì zhī lái,
势之来,
qí shēng rén zhī chū hū bù chū,
其生人之初乎?不初,
wú yǐ yǒu fēng jiàn。
无以有封建。
fēng jiàn,
封建,
fēi shèng rén yì yě。
非圣人意也。
bǐ qí chū yǔ wàn wù jiē shēng,
彼其初与万物皆生,
cǎo mù zhēn zhēn,
草木榛榛,
lù shǐ pī pī,
鹿豕狉狉,
rén bù néng bó shì,
人不能搏噬,
ér qiě wú máo yǔ,
而且无毛羽,
mò kè zì fèng zì wèi。
莫克自奉自卫。
xún qīng yǒu yán bì jiāng jiǎ wù yǐ wéi yòng zhě yě。
荀卿有言:“必将假物以为用者也。
fū jiǎ wù zhě bì zhēng,
”夫假物者必争,
zhēng ér bù yǐ,
争而不已,
bì jiù qí néng duàn qū zhí zhě ér tīng mìng yān。
必就其能断曲直者而听命焉。
qí zhì ér míng zhě,
其智而明者,
suǒ fú bì zhòng,
所伏必众,
gào zhī yǐ zhí ér bù gǎi,
告之以直而不改,
bì tòng zhī ér hòu wèi,
必痛之而后畏,
yóu shì jūn zhǎng xíng zhèng shēng yān。
由是君长刑政生焉。
gù jìn zhě jù ér wèi qún,
故近者聚而为群,
qún zhī fēn,
群之分,
qí zhēng bì dà,
其争必大,
dà ér hòu yǒu bīng yǒu dé。
大而后有兵有德。
yòu yǒu dà zhě,
又有大者,
zhòng qún zhī zhǎng yòu jiù ér tīng mìng yān,
众群之长又就而听命焉,
yǐ ān qí shǔ。
以安其属。
yú shì yǒu zhū hóu zhī liè,
于是有诸侯之列,
zé qí zhēng yòu yǒu dà zhě yān。
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dé yòu dà zhě,
德又大者,
zhū hóu zhī liè yòu jiù ér tīng mìng yān,
诸侯之列又就而听命焉,
yǐ ān qí fēng。
以安其封。
yú shì yǒu fāng bó lián shuài zhī lèi,
于是有方伯、连帅之类,
zé qí zhēng yòu yǒu dà zhě yān。
则其争又有大者焉。
dé yòu dà zhě,
德又大者,
fāng bó lián shuài zhī lèi yòu jiù ér tīng mìng yān,
方伯、连帅之类又就而听命焉,
yǐ ān qí rén,
以安其人,
rán hòu tiān xià huì yú yī。
然后天下会于一。
shì gù yǒu lǐ xū ér hòu yǒu xiàn dài fū,
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
yǒu xiàn dài fū ér hòu yǒu zhū hóu,
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
yǒu zhū hóu ér hòu yǒu fāng bó lián shuài,
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
yǒu fāng bó lián shuài ér hòu yǒu tiān zǐ。
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
zì tiān zǐ zhì yú lǐ xū,
自天子至于里胥,
qí dé zài rén zhě sǐ,
其德在人者死,
bì qiú qí sì ér fèng zhī。
必求其嗣而奉之。
gù fēng jiàn fēi shèng rén yì yě,
故封建非圣人意也,
shì yě。
势也。
fū yáo shùn yǔ tāng zhī shì yuǎn yǐ,
夫尧、舜、禹、汤之事远矣,
jí yǒu zhōu ér shén xiáng。
及有周而甚详。
zhōu yǒu tiān xià,
周有天下,
liè tǔ tián ér guā fēn zhī,
裂土田而瓜分之,
shè wǔ děng,
设五等,
bāng qún hòu。
邦群后。
bù lǚ xīng luó,
布履星罗,
sì zhōu yú tiān xià,
四周于天下,
lún yùn ér fú jí hé wéi cháo jìn huì tóng,
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
lí wèi shǒu chén gǎn chéng。
离为守臣扞城。
rán ér jiàng yú yí wáng,
然而降于夷王,
hài lǐ shāng zūn,
害礼伤尊,
xià táng ér yíng jìn zhě。
下堂而迎觐者。
lì yú xuān wáng,
历于宣王,
xié zhōng xīng fù gǔ zhī dé,
挟中兴复古之德,
xióng nán zhēng běi fá zhī wēi,
雄南征北伐之威,
zú bù néng dìng lǔ hóu zhī sì。
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líng yí qì yú yōu lì,
陵夷迄于幽、厉,
wáng shì dōng xǐ,
王室东徙,
ér zì liè wéi zhū hóu。
而自列为诸侯。
jué hòu wèn dǐng zhī qīng zhòng zhě yǒu zhī,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
shè wáng zhōng jiān zhě yǒu zhī,
射王中肩者有之,
fá fán bó zhū cháng hóng zhě yǒu zhī,
伐凡伯、诛苌弘者有之,
tiān xià guāi lì,
天下乖戾,
wú jūn jūn zhī xīn。
无君君之心。
yú yǐ wéi zhōu zhī sàng jiǔ yǐ,
余以为周之丧久矣,
tú jiàn kōng míng yú gōng hóu zhī shàng ěr。
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
dé fēi zhū hóu zhī shèng qiáng,
得非诸侯之盛强,
mò dà bù diào zhī jiù yú suì pàn wèi shí èr,
末大不掉之咎欤?遂判为十二,
hé wéi qī guó,
合为七国,
wēi fēn yú péi chén zhī bāng,
威分于陪臣之邦,
guó tiǎn yú hòu fēng zhī qín,
国殄于后封之秦,
zé zhōu zhī bài duān,
则周之败端,
qí zài hu cǐ yǐ。
其在乎此矣。
qín yǒu tiān xià,
秦有天下,
liè dōu huì ér wèi zhī jùn yì,
裂都会而为之郡邑,
fèi hóu wèi ér wèi zhī shǒu zǎi,
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jù tiān xià zhī xióng tú,
据天下之雄图,
dōu liù hé zhī shàng yóu,
都六合之上游,
shè zhì sì hǎi,
摄制四海,
yùn yú zhǎng wò zhī nèi,
运于掌握之内,
cǐ qí suǒ yǐ wéi de yě。
此其所以为得也。
bù shù zài ér tiān xià dà huài,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
qí yǒu yóu yǐ jí yì wàn rén,
其有由矣:亟役万人,
bào qí wēi xíng,
暴其威刑,
jié qí huò huì,
竭其货贿,
fù chú tǐng zhé shù zhī tú,
负锄梃谪戍之徒,
huán shì ér hé cóng,
圜视而合从,
dà hū ér chéng qún,
大呼而成群,
shí zé yǒu pàn rén ér wú pàn lì,
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
rén yuàn yú xià ér lì wèi yú shàng,
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
tiān xià xiāng hé,
天下相合,
shā shǒu jié lìng ér bìng qǐ。
杀守劫令而并起。
jiù zài rén yuàn,
咎在人怨,
fēi jùn yì zhī zhì shī yě。
非郡邑之制失也。
hàn yǒu tiān xià,
汉有天下,
jiǎo qín zhī wǎng,
矫秦之枉,
xùn zhōu zhī zhì,
徇周之制,
pōu hǎi nèi ér lì zōng zi,
剖海内而立宗子,
fēng gōng chén。
封功臣。
shù nián zhī jiān,
数年之间,
bèn mìng fú shāng zhī bù xiá,
奔命扶伤之不暇,
kùn píng chéng,
困平城,
bìng liú shǐ,
病流矢,
líng chí bù jiù zhě sān dài。
陵迟不救者三代。
hòu nǎi móu chén xiàn huà,
后乃谋臣献画,
ér lí xuē zì shǒu yǐ。
而离削自守矣。
rán ér fēng jiàn zhī shǐ,
然而封建之始,
jùn guó jū bàn,
郡国居半,
shí zé yǒu pàn guó ér wú pàn jùn,
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
qín zhì zhī dé yì yǐ míng yǐ。
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jì hàn ér dì zhě,
继汉而帝者,
suī bǎi dài kě zhī yě。
虽百代可知也。
táng xìng,
唐兴,
zhì zhōu yì,
制州邑,
lì shǒu zǎi,
立守宰,
cǐ qí suǒ yǐ wéi yí yě。
此其所以为宜也。
rán yóu jié huá shí qǐ,
然犹桀猾时起,
nüè hài fāng yù zhě,
虐害方域者,
shī bù zài yú zhōu ér zài yú bīng,
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
shí zé yǒu pàn jiāng ér wú pàn zhōu。
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
zhōu xiàn zhī shè,
州县之设,
gù bù kě gé yě。
固不可革也。
huò zhě yuē fēng jiàn zhě,
或者曰:“封建者,
bì sī qí tǔ,
必私其土,
zi qí rén,
子其人,
shì qí sú,
适其俗,
xiū qí lǐ,
修其理,
shī huà yì yě。
施化易也。
shǒu zǎi zhě,
守宰者,
gǒu qí xīn,
苟其心,
sī qiān qí zhì ér yǐ,
思迁其秩而已,
hé néng lǐ hū yú yòu fēi zhī。
何能理乎?”余又非之。
zhōu zhī shì jī,
周之事迹,
duàn kě jiàn yǐ liè hóu jiāo yíng,
断可见矣:列侯骄盈,
dú huò shì róng,
黩货事戎,
dà fán luàn guó duō,
大凡乱国多,
lǐ guó guǎ,
理国寡,
hóu bó bù dé biàn qí zhèng,
侯伯不得变其政,
tiān zǐ bù dé biàn qí jūn,
天子不得变其君,
sī tǔ zi rén zhě,
私土子人者,
bǎi bù yǒu yī。
百不有一。
shī zài yú zhì,
失在于制,
bù zài yú zhèng,
不在于政,
zhōu shì rán yě。
周事然也。
qín zhī shì jī,
秦之事迹,
yì duàn kě jiàn yǐ yǒu lǐ rén zhī zhì,
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
ér bù wěi jùn yì,
而不委郡邑,
shì yǐ。
是矣。
yǒu lǐ rén zhī chén,
有理人之臣,
ér bù shǐ shǒu zǎi,
而不使守宰,
shì yǐ。
是矣。
jùn yì bù dé zhèng qí zhì,
郡邑不得正其制,
shǒu zǎi bù de xíng qí lǐ。
守宰不得行其理。
kù xíng kǔ yì,
酷刑苦役,
ér wàn rén cè mù。
而万人侧目。
shī zài yú zhèng,
失在于政,
bù zài yú zhì,
不在于制,
qín shì rán yě。
秦事然也。
hàn xìng,
汉兴,
tiān zǐ zhī zhèng xíng yú jùn,
天子之政行于郡,
bù xíng yú guó,
不行于国,
zhì qí shǒu zǎi,
制其守宰,
bù zhì qí hóu wáng。
不制其侯王。
hóu wáng suī luàn,
侯王虽乱,
bù kě biàn yě,
不可变也,
guó rén suī bìng,
国人虽病,
bù kě chú yě jí fū dà nì bù dào,
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
rán hòu yǎn bǔ ér qiān zhī,
然后掩捕而迁之,
lè bīng ér yí zhī ěr。
勒兵而夷之耳。
dà nì wèi zhāng,
大逆未彰,
jiān lì jùn cái,
奸利浚财,
hù shì zuò wēi,
怙势作威,
dà kè yú mín zhě,
大刻于民者,
wú rú zhī hé,
无如之何,
jí fū jùn yì,
及夫郡邑,
kě wèi lǐ qiě ān yǐ。
可谓理且安矣。
hé yǐ yán zhī qiě hàn zhī mèng shū yú tián shū,
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
dé wèi shàng yú féng táng,
得魏尚于冯唐,
wén huáng bà zhī míng shěn,
闻黄霸之明审,
dǔ jí àn zhī jiǎn jìng,
睹汲黯之简靖,
bài zhī kě yě,
拜之可也,
fù qí wèi kě yě,
复其位可也,
wò ér wěi zhī yǐ jí yī fāng kě yě。
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
yǒu zuì dé yǐ chù,
有罪得以黜,
yǒu néng dé yǐ shǎng。
有能得以赏。
cháo bài ér bù dào,
朝拜而不道,
xī chì zhī yǐ xī shòu ér bù fǎ,
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
cháo chì zhī yǐ。
朝斥之矣。
shè shǐ hàn shì jǐn chéng yì ér hóu wáng zhī,
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
zòng lìng qí luàn rén,
纵令其乱人,
qī zhī ér yǐ。
戚之而已。
mèng shū wèi shàng zhī shù mò de ér shī,
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
huáng bà jí àn zhī huà mò de ér xíng míng qiǎn ér dǎo zhī,
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
bài shòu ér tuì yǐ wéi yǐ xià lìng ér xuē zhī,
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
dì jiāo hé cóng zhī móu zhōu yú tóng liè,
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
zé xiāng gù liè zì,
则相顾裂眦,
bó rán ér qǐ xìng ér bù qǐ,
勃然而起;幸而不起,
zé xuē qí bàn,
则削其半,
xuē qí bàn,
削其半,
mín yóu cuì yǐ,
民犹瘁矣,
hé ruò jǔ ér yí zhī yǐ quán qí rén hū hàn shì rán yě。
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也。
jīn guó jiā jǐn zhì jùn yì,
今国家尽制郡邑,
lián zhì shǒu zǎi,
连置守宰,
qí bù kě biàn yě gù yǐ。
其不可变也固矣。
shàn zhì bīng,
善制兵,
jǐn zé shǒu,
谨择守,
zé lǐ píng yǐ。
则理平矣。
huò zhě yòu yuē xià shāng zhōu hàn fēng jiàn ér yán,
或者又曰:“夏、商、周、汉封建而延,
qín jùn yì ér cù。
秦郡邑而促。
yóu fēi suǒ wèi zhī lǐ zhě yě。
”尤非所谓知理者也。
wèi zhī chéng hàn yě,
魏之承汉也,
fēng jué yóu jiàn jìn zhī chéng wèi yě,
封爵犹建;晋之承魏也,
yīn xún bù gé ér èr xìng líng tì,
因循不革;而二姓陵替,
bù wén yán zuò。
不闻延祚。
jīn jiǎo ér biàn zhī,
今矫而变之,
chuí èr bǎi sì,
垂二百祀,
dà yè mí gù,
大业弥固,
hé xì yú zhū hóu zāi huò zhě yòu yǐ wéi yīn zhōu,
何系于诸侯哉? 或者又以为:“殷、周,
shèng wáng yě,
圣王也,
ér bù gé qí zhì,
而不革其制,
gù bù dàng fù yì yě。
固不当复议也。
shì dà bù rán。
”是大不然。
fū yīn zhōu zhī bù gé zhě,
夫殷、周之不革者,
shì bù dé yǐ yě。
是不得已也。
gài yǐ zhū hóu guī yīn zhě sān qiān yān,
盖以诸侯归殷者三千焉,
zī yǐ chù xià,
资以黜夏,
tāng bù dé ér fèi guī zhōu zhě bā bǎi yān,
汤不得而废;归周者八百焉,
zī yǐ shèng yīn,
资以胜殷,
wǔ wáng bù dé ér yì。
武王不得而易。
xùn zhī yǐ wéi ān,
徇之以为安,
réng zhī yǐ wéi sú,
仍之以为俗,
tāng wǔ zhī suǒ bù dé yǐ yě。
汤、武之所不得已也。
fū bù dé yǐ,
夫不得已,
fēi gōng zhī dà zhě yě,
非公之大者也,
sī qí lì yú jǐ yě,
私其力于己也,
sī qí wèi yú zǐ sūn yě。
私其卫于子孙也。
qín zhī suǒ yǐ gé zhī zhě,
秦之所以革之者,
qí wèi zhì,
其为制,
gōng zhī dà zhě yě qí qíng,
公之大者也;其情,
sī yě,
私也,
sī qí yī jǐ zhī wēi yě,
私其一己之威也,
sī qí jǐn chén chù yú wǒ yě。
私其尽臣畜于我也。
rán ér gōng tiān xià zhī duān zì qín shǐ。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fū tiān xià zhī dào,
夫天下之道,
lǐ ān sī dé rén zhě yě。
理安斯得人者也。
shǐ xián zhě jū shàng,
使贤者居上,
bù xiào zhě jū xià,
不肖者居下,
ér hòu kě yǐ lǐ ān。
而后可以理安。
jīn fū fēng jiàn zhě,
今夫封建者,
jì shì ér lǐ jì shì ér lǐ zhě,
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
shàng guǒ xián hū,
上果贤乎,
xià guǒ bù xiào hū zé shēng rén zhī lǐ luàn wèi kě zhī yě。
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jiāng yù lì qí shè jì yǐ yī qí rén zhī shì tīng,
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
zé yòu yǒu shì dài fū shì shí lù yì,
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
yǐ jǐn qí fēng lüè,
以尽其封略,
shèng xián shēng yú qí shí,
圣贤生于其时,
yì wú yǐ lì yú tiān xià,
亦无以立于天下,
fēng jiàn zhě wèi zhī yě。
封建者为之也。
qǐ shèng rén zhī zhì shǐ zhì yú shì hū wú gù yuē fēi shèng rén zhī yì yě,
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吾固曰:“非圣人之意也,
shì yě。
势也。
。
”。
以上为封建论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