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北方的春蔬咀嚼起来如冰雪般清脆,天气晴暖时想采摘南山的蕨菜。
韭菜苗和水饼暂且搁置一旁,苦菜炖黄鸡的羹汤柔滑可口。
莼菜丝呈现紫色茭白净白,蒌蒿芽清甜蔊菜头辛辣。
生切腌菜入沸汤反手即成,调入姜末橙丝夸赞刀工细腻。
春雷过后菌菇如万钉冒出,白鹅掌切片鳖鱼卸下硬甲。
竹林深处新笋尚未脱箨,用香粳米软炊煨煮短嫩笋芽。
万钱盛宴本是宰相的排场,一顿便饭且容我辈细说家常。
您若当真为品尝苦笋而归,明日这身青衫官服确可脱去。
以上为【次韵子瞻春菜】的翻译。
注释
1. 次韵:依原诗韵脚唱和
2. 子瞻:苏轼字子瞻
3. 嚼冰雪:形容春蔬清脆,杜甫《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无声细下飞碎雪”
4. 南山蕨:《诗经·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5. 水饼:汤饼,古代面食
6. 苦菜:《诗经·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
7. 莼丝:莼菜嫩丝,《晋书·张翰传》“莼鲈之思”
8. 菰首:茭白,张耒《咏茭》“菰首芼羹甘若饴”
9. 蒌蒿:芦蒿,苏轼《惠崇春江晚景》“蒌蒿满地芦芽短”
10. 蔊头:蔊菜,味辛辣
11. 生菹:生切腌菜,《周礼·天官·醢人》“朝事之豆,其实韭菹”
12. 惊雷菌子:春雷后菌类生长,黄庭坚《谢杨景仁送惠山泉》“惊雷破龙蛰”
13. 琅玕:竹的美称,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主家阴洞细烟雾,留客夏簟青琅玕”
14. 万钱宰相:《晋书·何曾传》“日食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15. 青衫:低级官员服色,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
以上为【次韵子瞻春菜】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春蔬意象构建田园生活的美学空间,通过"冰雪""妍暖"的感官对照与"紫菰白""甜蔊辣"的味觉交响,展现自然馈赠的丰沛。尾联"青衫可脱"的宦情疏离,在饮食叙事中注入精神抉择的象征意味,体现江西诗派"以俗为雅"的创作理念。
以上为【次韵子瞻春菜】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于元祐二年(1087)黄庭坚在京任著作佐郎时期,是其饮食诗中的集大成之作。全篇采用赋体铺陈法,前十二句罗列十二种春馔:以"冰雪"喻春蔬之脆开启感官盛宴,"南山蕨"用典既写实又含隐逸之思;"韭苗水饼"的日常与"苦菜黄鸡"的乡野形成味觉层次,"莼丝紫菰白"的色彩对照与"蒌蒿甜蔊辣"的味型反差,展现诗人对食物美学的精微把握。"惊雷菌子"的生机勃发与"白鹅截掌"的庖厨精细,在自然与人文间建立诗意联结;"琅玕森深"的竹林意象既实写笋源,又暗含文人清节。结尾四句突转议论,"万钱宰相"反用何曾典故,与"吾党一饭"的质朴形成价值对立;"苦笋归"暗合张翰莼鲈之思,而"青衫脱"的决绝更将饮食选择升华为人生道路的抉择,其精神指向与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形成深度唱和。
以上为【次韵子瞻春菜】的赏析。
辑评
1. 洪迈《容斋随笔》:“鲁直《春菜》诗,举十二品物而铺陈精工,视老杜《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楚江菰米照岸鲜'更富丽藻。”
2. 方回《瀛奎律髓》:“山谷此诗,'莼丝色紫菰首白,蒌蒿芽甜蔊头辣',物性物理,曲尽形容,非老饕不能道。”
3.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结语'青衫诚可脱',与东坡'我生涉世本为口'同一旷达,而山谷尤见锋棱。”
以上为【次韵子瞻春菜】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