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苏东坡独自漫游到庐山,
白鹤观中道人都在昼眠。
只闻对弈声不见人影,
唯有潺潺流水回荡在古松间。
以上为【檃括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的翻译。
注释
檃括:对原有诗文进行剪裁改写的创作手法
东坡:苏轼号东坡居士
白鹤观:庐山著名道观,苏轼曾游于此
昼眠:午睡,对应苏轼原序“阒然”
棋声:围棋落子声,苏轼序载观棋时“闻棋声”
以上为【檃括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杨万里檃括(提炼改写)苏轼《观棋》诗序之作,展现宋代诗人独特的文本互涉创作方式。全诗通过三重空白营造意境:首句“独往”凸显主体孤独,次句“俱昼眠”强化环境静谧,第三句“声不见”构建听觉与视觉的感知落差,结句“流水古松”将瞬间棋声融入永恒自然。这种以有声写无声、以瞬间寓永恒的手法,既保留了苏轼原作的超然意境,又注入杨万里特有的空灵韵致。
以上为【檃括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的评析。
赏析
本诗艺术价值在于双重意境的叠合:既再现苏轼《观棋》序中“独游庐山白鹤观”的实景,又通过意象提纯构建出更空灵的哲学空间。诗人巧妙运用蒙太奇手法:将“棋声”的瞬时性与“流水”的持续性并置,用“松间”的空间固定性调和二者的时间矛盾,最终在二十八字中完成从历史记忆到永恒禅境的升华。较之苏轼原文的叙事性,杨万里的檃括更注重意境提炼,这种“遗形取神”的再创作,正是宋代文人“以故为新”诗学理念的生动实践。
以上为【檃括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的赏析。
辑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诚斋檃括东坡观棋语,二十八字中含无穷意味”
元·方回《瀛奎律髓》:“此诗妙在‘寂然流水古松间’七字,即王摩诘‘泉声咽危石’意”
清·翁方纲《石洲诗话》:“杨廷秀檃括体,如画家写意,略形貌而取神髓”
以上为【檃括东坡观棋诗引并四言诗二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