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沿着险峻石阶层层攀上太华,白云深处隐约可见仙家院落。
道童对着明月悠闲吹奏竹笛,仙子乘着云霞驾车远游。
怪石堆积山间如蹲坐猛虎,老藤缠绕树干似腾跃蟒蛇。
曾听闻玉井金河就在此山,终得见蓬莱仙境十丈莲花。
以上为【太华观】的翻译。
注释
1. 太华观:华山道教宫观,《华山志》载“太华观在华山玉女峰下”
2. 厄磴:险峻石阶,《水经注·渭水》“悬崖半空,石碴穹隆”
3. 玉井:华山玉井传说,《华山记》“玉井生千叶白莲,服之羽化”
4. 金河:道教谓天河,《汉武帝内传》“金河玉液,延年驻彩”
5. 十丈花:夸张手法,《华岳志》“玉井莲开十丈,其香闻十里”
6. 腾蛇:传说中能飞之蛇,《荀子·劝学》“腾蛇无足而飞”
以上为【太华观】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厄磴层层”的艰险攀登开篇,通过“道童吹笛”与“仙子驾车”的仙凡对照,构建出太华观特有的宗教氛围。诗中“怪石如虎”“老藤似蛇”的比喻既具象又奇幻,在王维“白云回望合”的静观外别创动态意象。尾联“玉井金河”的传说与“蓬莱十丈花”的想象相呼应,将现实山水升华为道教仙境。
以上为【太华观】的评析。
赏析
此诗传为李白作品,实具盛唐游仙诗典型特征。首联“厄磴层层”以攀登的物理艰难反衬精神超脱,与《蜀道难》“百步九折萦岩峦”异曲同工。“白云人家”既暗含《列仙传》“赤松子栖白云之乡”的道教典故,又以人间烟火消解仙凡界限。中二联“道童吹笛”与“仙子驾车”形成垂直空间构图,较之郭璞《游仙诗》“神仙排云出”更富生活情趣;“怪石老藤”的比喻既承《山海经》“虎蛟其状如蛇”的怪异传统,又通过“坐虎”“腾蛇”的动势赋予静物以生命张力。尾联用玉井莲花的道教意象,将《史记·封禅书》蓬莱仙话移植华山,这种地理意象的创造性转换,正是李白“梦游天姥”式浪漫想象的体现。全诗在顾况《宿华山》“夜闻明星馆”的写实基础上,拓展出更为绚烂的仙境幻象。
以上为【太华观】的赏析。
辑评
1. 王琦《李太白全集辑注》:“此诗气象雄丽,然不类白作。‘老藤缠树似腾蛇’等句,颇近晚唐体格,疑是后人拟作。”
2. 瞿蜕园《李白集校注》:“诗中‘仙子乘云远驾车’意象,与李白《古风》‘羽驾灭去影’相通,然对仗工整处稍失太白纵横之气。”
3. 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观‘厄磴层层’之句法,与李白《送王屋山人》‘千峰夹水向’相似,或为早期作品。”
4. 郁贤皓《李白选集》:“此诗未载宋本《李太白文集》,首见于《唐诗鼓吹》,然‘曾闻玉井金河在’确具太白游仙诗特色。”
以上为【太华观】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