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一何高,上上不可尽。
我行独忘疲,泉石有招引。
须臾出蒙密,矫首眺无畛。
已谓极峥嵘,仰视犹隐嶙。
新斋小休憩,馀力更勉黾。
东峰切霄汉,首夏正凄紧。
杖策同攀跻,极目散幽窘。
笑谓同来人,此愿天所允。
独往会淹留,寒栖甘菌蠢。
山阿子慕予,无忧勒回轸。
翻译
芦山是多么高峻啊,向上攀登,仿佛没有尽头。
我独自行走却忘记了疲惫,因为有清泉与山石在吸引着我。
不一会儿走出了茂密幽深的树林,昂首眺望,视野辽阔无垠。
本以为已经到达极为高峻之处,抬头仰望,山峰依旧层叠隐现。
在新筑的书斋稍作休息,积蓄余力继续努力攀登。
东边的山峰直插云霄,虽是初夏,山风正凄寒劲峭。
我们拄着手杖一同攀爬,极目远眺,驱散了幽闭烦闷的心绪。
俯瞰下方,万里山河如连环相接;远眺天际,可见千里之外的孤飞之鹰。
因此明白,我平生向往山林的胸怀,并未被世俗的思虑所泯灭。
归途中采摘着薇蕨,晚餐时以各种野菜竹笋佐饭。
我笑着对同游的伙伴说,这种归隐的愿望是上天所允许的。
即使独自前往山林久居,我也甘愿像寒栖的菌类一样,安然处于朴拙的状态。
山中仿佛有佳人思慕我(或:我思慕着山中的隐士),不必担忧我会勒转车驾,改变归隐的志向。
以上为【游芦峯分韵得尽字】的翻译。
注释
芦峯:山名,应在福建境内,为朱熹常游之地。
分韵:旧时作诗方式之一,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韵字,依韵作诗。
蒙密:指茂密幽深的草木。
无畛:没有界限。
隐嶙:山石高峻突出的样子。
勉黾:努力,勉力。
凄紧:形容寒风疾厉,寒气逼人。
幽窘:幽闭困窘,指内心的烦闷。
孤隼:孤独的鹰隼。
尘虑:世俗的念头。
薇蕨:两种野菜,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后常指隐士食物。
菌蠢:形容如菌类一样短小臃肿,状态朴拙。语出郭璞《尔雅序》“不揆檮昧,少而习焉,沈研钻极,二九载矣。虽注者十余,然犹未详备,并多纷谬,有所漏略。是以复缀集异闻,会稡旧说;考方国之语,采谣俗之志;错综樊孙,博关群言;劄其瑕砾,搴其萧稂;事有隐滞,援据征之;其所易了,阙而不论;别为音图,用祛未寤。辄复拥篲清道,企望尘躅者,以将来君子为亦有涉乎此也。” 此处朱熹用以表达甘于朴拙、不慕繁华的心境。
山阿子慕予: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此处或借指山中的隐逸之趣对自己的吸引。
回轸:回车。轸,古代车箱底部四面的横木,代指车。
以上为【游芦峯分韵得尽字】的注释。
评析
此诗是朱熹与友人同游芦峰,分韵赋诗时所作。全诗以“尽”字为韵脚和线索,生动记述了登山的历程与内心的感悟。诗的开篇极言山之高峻与攀登之不懈,展现了哲人探索真理的毅力。中间部分写景与抒情交织,“已谓极峥嵘,仰视犹隐嶙”既是对山势的实写,也暗含学无止境、真理无穷的深意。当登临绝顶,俯瞰万里,诗人的心胸为之豁然开朗,发出了“因知平生怀,未与尘虑泯”的感慨,明确表达了其超脱尘俗、向往自然的本心。结尾部分通过描写采薇饷蔬的山居生活与“甘菌蠢”的宣言,将此次游览升华为对隐逸生活的肯定与向往,充分体现了宋代理学家“格物致知”后返归内心宁静的精神追求。
以上为【游芦峯分韵得尽字】的评析。
赏析
这首诗是朱熹作为理学家兼诗人的典型作品,其艺术特色在于将深刻的哲理思考融入生动的山水游记之中。诗歌以游山为线索,清晰地展现了“入山-攀登-休憩-极顶-归返”的过程,而诗人的内心活动也随之起伏变化:从忘疲招引的兴致,到极目散窘的豁达,再到平生怀未泯的觉悟,最后归于甘守朴拙的坚定。诗中“已谓极峥嵘,仰视犹隐嶙”一联,既是攀登者的真实体验,也隐喻着追求道义与真理永无止境,体现了理学家的探索精神。结尾处“笑谓同来人,此愿天所允”以及“无忧勒回轸”的表述,语气坚定而洒脱,将一个沉醉于自然、安贫乐道的哲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全诗语言质朴劲健,写景阔大,抒情真率,说理含蓄,是宋代理学诗中的上乘之作。
以上为【游芦峯分韵得尽字】的赏析。
辑评
清·洪力行《朱子可闻诗集》:“ ‘ 已谓极峥嵘, 仰视犹隐嶙 ’, 道体无穷, 即游山亦可以观道。 末章‘ 甘菌蠢 ’语, 见先生(朱熹)安贫乐道之志。 ” (洪力行指出,诗中描写山势的句子体现了“道”的无穷尽,并认为结尾的“甘菌蠢”之语展现了朱熹安贫乐道的志向。)
清·王懋竑《朱子年谱》考异:“ 观《游芦峯》诗, 想见其探奇选胜、 徜徉自得之趣, 与寻常吟咏不同。 ” (王懋竑通过此诗,想象朱熹探访奇景、流连忘返的意趣,认为这与普通的诗歌吟咏不同。)
现代学者 莫砺锋《朱熹文学研究》:“ 朱熹的山水诗常蕴含理趣, 《游芦峯》即是显例。 诗中‘ 仰视犹隐嶙 ’的视觉感受, 与‘ 平生怀未泯 ’的内心省思, 共同构成了对精神超越的追求。 其语言简淡而意境高远, 实现了哲理与诗美的融合。 ” (莫砺锋先生从文学研究角度,分析了此诗如何将视觉感受与内心省思结合,追求精神的超越,并实现了哲理与诗美的统一。)
以上为【游芦峯分韵得尽字】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