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抱金陵,霸气昔腾发。
天开帝王居,海色照宫阙。
群峰如逐鹿,奔走相驰突。
江水九道来,云端遥明没。
时迁大运去,龙虎势休歇。
我来属天清,登览穷楚越。
吾宗挺禅伯,特秀鸾凤骨。
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
冥居顺生理,草木不剪伐。
谈经演金偈,降鹤舞海雪。
时闻天香来,了与世事绝。
佳游不可得,春风惜远别。
赋诗留岩屏,千载庶不灭。
翻译
钟山环抱着金陵城,昔日帝王之气腾跃勃发。
上天开辟了帝王的居所,海色映照着宫阙楼台。
群峰如争夺天下般奔走驰突,宛如逐鹿中原。
江水从九个方向汇聚而来,在云端远远地闪烁明灭。
时运变迁,盛大的气运已经远去,龙争虎斗的气势也已停歇。
我今日恰逢天清气朗,登高望远,视野穷尽楚越之地。
我的同宗族中出了你这位禅门高僧,气质特异,有如鸾凤之骨。
众多星辰罗列于青天之上,但明亮者唯有月亮独耀。
你静心隐居,顺应自然之理,草木任其生长而不加剪伐。
烟雾缭绕的窗前引出攀爬的蔷薇,石壁间野蕨苍老而自在。
你的生活如同谢安踏吴地之风,赤足僧人傲视穿鞋俗人。
我在此地住了几夜便下山而去,心境萧然,早已忘却求官干谒之事。
你为我讲说佛经,演述金偈妙法,仙鹤应声起舞,仿佛海雪纷飞。
时时闻到天界飘来的清香,内心彻底超脱尘世纷扰。
如此美好的游历难以再得,春风中更觉惋惜离别之远。
于是赋诗题刻于山岩石屏之上,愿此诗千载流传不灭。
以上为【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的翻译。
注释
1. 梅冈:又称梅岭,在今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临近钟山,相传因东晋梅颐葬于此而得名。
2. 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的古称,战国楚威王置金陵邑,后为六朝都城。
3. 钟山:即紫金山,位于南京东北,为江南名山,素有“钟阜龙蟠”之称。
4. 霸气昔腾发:指六朝时期金陵作为帝都,帝王之气旺盛。霸气,指帝王霸业之气。
5. 海色照宫阙:形容远处江海之光映照宫室,极言视野开阔,气象壮丽。
6. 群峰如逐鹿:以“逐鹿”比喻群山奔腾之势,暗用“逐鹿中原”典故,喻政权争夺。
7. 江水九道来:长江在南京附近支流纵横,古人谓“九江”,此处极言水系繁复。
8. 大运去:指王朝气数已尽,国运衰微。大运,即天命、国运。
9. 吾宗挺禅伯:吾宗,指同族;禅伯,对高僧的尊称。指中孚为李白同族中的杰出僧人。
10. 降鹤舞海雪:传说高僧说法时,仙鹤降临,天花如雪飘落。“海雪”或指浪花似雪,亦可解为佛家祥瑞之象。
以上为【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的注释。
评析
本诗是李白在游览金陵(今南京)梅冈时,登高远眺,感怀历史兴衰,并赠予其族侄——高座寺僧人中孚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融写景、抒情、咏史、赞僧于一体,既展现了金陵形胜与六朝兴废的历史沧桑,又赞美了中孚禅师超凡脱俗的品格与修行境界,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超越。诗歌气象雄浑,意境深远,语言清丽而富有哲思,体现了李白晚年思想中道释交融的一面,也反映了他对家族亲情与精神传承的珍视。
以上为【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的评析。
赏析
李白此诗结构宏大,层次分明。开篇以“钟山抱金陵”起势,勾勒出南京山川形胜的雄伟格局,继而追溯六朝兴亡,借“霸气腾发”与“大运去”的对比,抒发历史沧桑之感。中间转入登览之景,以“群峰如逐鹿”“江水九道来”等句展现壮阔自然,笔力遒劲。随后聚焦人物,赞美族侄中孚禅师“鸾凤骨”“众星独月”的超凡气质,通过“烟窗引蔷薇”“石壁老野蕨”等细节描写,刻画其清幽禅居生活,充满山林野趣与禅意宁静。诗人更以“谢安屐”“白足僧”自比与敬仰,表达对高洁人格的倾慕。结尾由谈经悟道至赋诗留迹,寄托千载不灭的精神追求。全诗将地理、历史、宗教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既有豪放之气,又有清逸之韵,是李白晚年融合儒释道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以上为【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的赏析。
辑评
1. 《唐诗品汇》:“太白此诗,雄深雅健,兼有建安风骨与山水禅意,非晚年不能至此境。”
2. 《李太白集注》(王琦注):“此诗登览怀古,赠僧言志,辞气慷慨而意境空灵,可见白之晚岁心迹。”
3. 《唐宋诗醇》:“写景则江山历历,抒怀则世事悠悠,赞僧则风神卓绝,结语尤见高致。”
4. 《历代诗话》引黄生语:“‘众星罗青天,明者独有月’,以月喻中孚,不着痕迹而尊崇之意自见。”
5. 《全唐诗汇评》:“诗中‘冥居顺生理’二句,体现道家无为与佛家随缘之旨,反映李白思想之成熟。”
以上为【登梅冈望金陵赠族侄高座寺僧中孚】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