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六驳神驹以猛虎为食,羞与凡马同群。
一旦昂首长鸣而去,矫健如龙遨游云间。
壮士胸怀远大谋略,志在解除世间纷争。
周朝粟禄尚且不顾,齐国王爵岂肯贪图。
手持宝剑辞别高堂,将要投奔崔将军麾下。
以雄才大略扫清河洛,功成宁亲归返汝坟。
定教千载之后,麒麟阁上铭刻奇勋。
以上为【送张秀才从军】的翻译。
注释
1. 六驳:传说中的神兽,《尔雅》载“驳如马,倨牙,食虎豹”
2. 驽马:劣马,喻平庸之辈
3. 矫若龙行:化用《周易》“见龙在田”
4. 解世纷:用鲁仲连“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典
5. 周粟: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典故
6. 齐圭:指齐桓公欲封鲁仲连爵位被拒事
7. 崔冠军:东汉冠军将军崔寔,代指主帅
8. 河洛:黄河洛水流域,安史之乱核心区
9. 汝坟:《诗经·周南》篇名,喻父母居所
10. 麟阁:麒麟阁,汉代悬功臣像处
以上为【送张秀才从军】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六驳神驹起兴,通过“食猛虎”“矫龙行云”等超现实意象,构建出盛唐文人投笔从戎的典型精神图景。诗中“周粟不顾”“齐圭安肯”用伯夷叔齐与鲁仲连典故,将张秀才的功名追求升华为道德选择,尾联“麟阁著勋”的预言更将个人价值与历史永恒相衔接,完美展现李白式的英雄主义情怀。
以上为【送张秀才从军】的评析。
赏析
李白此诗在盛唐边塞诗谱系中独具特色:开篇以神话动物六驳破空而来,较之王维“单车欲问边”的纪实、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的沉郁,更显瑰丽雄奇。中段连续用典形成道德张力,“周粟”“齐圭”的否定与“扫河洛”“归汝坟”的肯定,构建出“功成身退”的完整人生设计。尾联将时间维度拉至“千古后”,以麒麟阁意象实现生命价值的永恒定格。全诗在五言古体中杂用“耻从”“安肯”“当令”等散文句法,既保留古乐府的遒劲骨力,又注入近体诗的精致对仗,这种“以文为诗”的写法实为韩愈诗风先声。
以上为【送张秀才从军】的赏析。
辑评
1. 宋·杨齐贤《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六驳食猛虎’起句突兀,与《远别离》‘古有皇英之二女’同一机杼,皆太白独造之境。”
2. 明·朱谏《李诗选注》:“此篇骨力峻峭,『周粟犹不顾』二语,凛然有鲁连遗风,见出秀才非凡品。”
3. 清·王琦《李太白全集辑注》:“『长策扫河洛』当指至德间平安史之乱事,崔冠军或影射当时节度使崔光远。”
4.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太白送人从军诗,必作如此壮语,『矫若龙行云』五字,活画出志士风云际会神态。”
5. 近代·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诗中『宁亲归汝坟』用《诗经》典而翻新意,将孝道与功业完美统一,盛唐精神于此可见。”
以上为【送张秀才从军】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