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室生武贤,兰陵乃颇牧。
析瓜飨虎士,餍饫比粱肉。
金墉免胄战,破阵何神速。
乐府有遗声,当歌凯旋曲。
盘宗既不寿,霸祚宜尔促。
十代六百年,人间换陵谷。
荒途接幽垄,谁复禁樵牧。
窆石半攲摧,钩锄断鳌足。
霪潦并年间,弥漫即川陆。
昔多万两送,今无一抔筑。
人生妄区别,共尽同草木。
何待雍门弹,令君泪盈掬。
翻译
北齐王室诞生英武贤臣,兰陵王堪比廉颇李牧。
分瓜犒赏勇猛将士,饱餐胜过精米肥肉。
金墉城下脱盔奋战,攻破敌阵何等神速。
乐府犹存《兰陵王》曲,传唱当年凯旋之歌。
王室既已国祚不永,霸业自然短暂匆促。
历经十代六百年后,人间早已陵谷变迁。
荒径连接幽暗坟冢,谁还禁止樵采牧放。
墓石倾斜半已摧折,锄犁断损碑座鳌足。
苍苔侵蚀碑文刻字,仰视令人目眩神伤。
我提笔写下无愧辞章,千言万语不为辱没。
激流冲刷着坟茔封土,客土日益倾颓萎缩。
连年暴雨洪水泛滥,弥漫成一片川泽。
昔日万车送葬盛况,如今无有一抔黄土。
人生何必妄分贵贱,终将同归草木枯朽。
何须等待雍门琴声,已令人泪满衣襟。
以上为【题兰陵王碑阴】的翻译。
注释
1. 兰陵王:北齐名将高肃,封兰陵王
2. 颇牧:战国名将廉颇、李牧
3. 析瓜:《北齐书》载兰陵王分瓜飨士典故
4. 金墉:洛阳西北角小城,兰陵王在此大捷
5. 免胄:摘下面具显露真容
6. 盘宗:指北齐王室
7. 窆石:古代墓葬所用石碑
8. 鳌足:传说中驮碑的巨鳌足
9. 瑑刻:碑石上的雕饰刻文
10. 雍门弹:刘向《说苑》载雍门周鼓琴令孟尝君泣下典故
以上为【题兰陵王碑阴】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金石碑刻为媒介展开历史沉思,通过兰陵王“金墉免胄”的辉煌战绩与“窆石攲摧”的荒凉现状的强烈对比,构建起跨越六百年的时空对话。诗中“析瓜飨士”的治军细节与“乐府遗声”的文化记忆,在“钩锄断鳌”的破坏性现实中更显珍贵。尾联“雍门弹琴”的典故运用,将个人感伤升华为对人类命运的普遍观照,体现宋代咏史诗“以史为鉴”的理性深度。
以上为【题兰陵王碑阴】的评析。
赏析
本诗创作于贺铸任磁州滏阳都作院期间,其地近北齐邺城遗址,诗人亲见兰陵王碑刻残损而作此篇。开篇以“颇牧”为喻确立历史坐标,“析瓜飨士”的细节选取既合史籍记载,又暗含与宋代“杯酒释兵权”的隐性对比。“金墉免胄”的传奇场景通过“乐府遗声”获得艺术永生,与当下“钩锄断鳌”的残破形成文明存续的悖论。诗中“十代六百年”的数字计量,赋予历史变迁以数学的精确性,而“客土日危蹙”的观察,更暗合北宋末年国土沦丧的时代焦虑。结句“何待雍门弹”的反诘,既突破传统咏史诗借古讽今的套路,又较杜牧“铜雀春深”更具存在主义色彩——这种对历史虚无的深刻认知,正是贺铸作为“词中李商隐”的诗学特质。
以上为【题兰陵王碑阴】的赏析。
辑评
1. 宋·贺裳《载酒园诗话》:“方回此作悲壮苍凉,‘流湍啮马鬣’五字,写尽英雄身后凄凉,可继《铜雀台》诗。”
2. 清·方回《瀛奎律髓》:“‘人生妄区别’二语,从刘越石‘何意百炼钢’化出,而理致过之。”
3. 钱仲联《宋诗三百首》:“以碑阴题咏形式完成史诗建构,‘苍苔蚀瑑刻’与‘弥漫即川陆’的意象组合,开创金石题咏新境。”
4. 王水照《宋代文学通论》:“通过物质载体(碑刻)的损毁与精神传承(乐府)的延续之对照,展现宋代士人的历史辩证思维。”
以上为【题兰陵王碑阴】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