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乌黑的鬓发如鸦羽,绯红的脸颊映彩霞,
屈就了这般容貌竟只作陪嫁。
通身气派全然是豪门闺秀,
风姿绝不比《西厢》红娘差。
笑弯的眉眼偷偷打量,
文雅的谈吐对答如流,
真是一朵善解人意的解语花。
倘若我能娶到她,
纵使家里醋海生波也甘愿承当!
以上为【【中吕】朝天子书所见】的翻译。
注释
鬓鸦:形容鬓发乌黑如鸦羽。
脸霞:面颊红晕如彩霞。
屈杀:委屈至极。
规模:指仪态气度。
红娘:《西厢记》中聪慧灵动的丫鬟。
解语花:典出《开元天宝遗事》,喻善解人意的美人。
倒了葡萄架:民间戏谑典故,暗指妻子妒忌发怒,化用“葡萄架倒了”喻家庭风波。白描中见精工:仅用36字完成肖像、气质、才情、结局的完整叙事。
雅俗双境交融:既用“解语花”等文人典,又取“葡萄架”市井谑,体现元曲特有魅力。
观察视角独特:通过“偷瞧”“回话”等细节,展现少女聪慧灵动与作者审美趣味。
以上为【【中吕】朝天子书所见】的注释。
评析
此曲作于元代市井文化繁荣时期,当时文人多混迹勾栏瓦舍,关汉卿作为“玉京书会”才人,善于捕捉市井生活细节。曲中对婢女的赞美,折射出元代阶层观念松动背景下对个体价值的发现。
这首小令如一幅生动速写,在有限的篇幅内融汇了:
对女性美的由衷赞美
对阶层固化的隐性批判
元曲特有的诙谐生机
关汉卿以戏剧家的独到眼光,使寻常“所见”升华为永恒的艺术形象,充分展现其“曲圣”的文学功力。
以上为【【中吕】朝天子书所见】的评析。
赏析
1. 形神兼备的肖像刻画
开篇“鬓鸦,脸霞”以强烈色彩对比勾勒少女容颜,黑发红颊的明艳跃然纸上。“屈杀将陪嫁”陡转笔锋,为这般姿容竟为婢女鸣不平,反衬其出众气质。
2. 双重经典的巧妙化用
红娘对照:借《西厢记》中家喻户晓的俏丫鬟为参照,既点明身份又突出其不凡。
解语花新解:将本属贵妃的典故用于婢女,打破阶层标签,体现作者进步的平民意识。
3. 戏剧性收尾的幽默意趣
末二句“若咱得他,倒了葡萄架”以市井幽默收束:
用妒妇典故暗示娶此女将引发的“家庭危机”
戏谑口吻中暗含无限向往
俚俗比喻与文人雅趣完美融合,展现元曲本色
以上为【【中吕】朝天子书所见】的赏析。
辑评
任中敏《曲谐》:“慧心妙舌,得未曾有。‘葡萄架’一语,市井谐谑尽出,恰合朝天子体段。”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汉卿写女子,每于裙钗中见英气,此曲尤见其平民视角与民主精神。”
王季思《元散曲选注》:“以戏剧家笔法写散曲,一个‘偷’字活画人物神态,结尾俏皮话尤见本色当行。”
以上为【【中吕】朝天子书所见】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