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饭菜出自田野,滋味鲜美;
临着远方流水,倾尽杯中之酒。
这东流的江水若永无枯竭之时,
该能见证我心中无尽的别离之情。
以上为【口号】的翻译。
注释
口号:古体诗题,指随口吟成的诗,又称“口占”。
野田美:指食材取自山野田园,清新味美。
远水:指眼前奔流向远的江河。
倾:既指倾倒酒杯,也暗含倾泻情感之意。
东流: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江河多东流,常喻时光流逝或愁思无尽。
以上为【口号】的注释。
评析
此诗虽仅二十字,却浓缩了李白诗学的精髓:
自然与人生的瞬间融合:野田菜羹与远水奔流构成微观与宏观的对话,使寻常饯别获得天地境界
打破物理时空的局限:通过“若未尽”的假设,创造诗性时空,让短暂别离获得永恒重量
留白艺术的极致运用:不写离别对象、不述具体情状,所有细节都沉淀在“东流”的意象之中
明代朱谏《李诗选注》谓此诗“淡而有味,短而神全”,正指出其表面平淡下蕴含的丰沛情感能量。较之其他唐代离别诗,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殷劝慰,柳永“执手相看泪眼”的缠绵悱恻,李白则以宇宙视角观照人情,展现出“万物皆备于我”的磅礴气度。
《口号》以看似随意的口占,构建了由餐桌到江河、由此刻到永恒的诗意空间。在野味美酒与东流远水的意象组合中,李白将中国诗歌“即景抒情”的传统推向新的高度——不再是简单的情景交融,而是让自然元素成为情感的永恒载体。这种将瞬间体验升华为永恒存在的艺术手法,正是李白诗歌“谪仙”气质的典型体现。
以上为【口号】的评析。
赏析
1. 由实入虚的意境升华
前两句平实叙写饯别场景:“食出野田美”展现田园风味,暗含对自然纯朴生活的眷恋;“酒临远水倾”则将饮酒动作与宏大空间结合,一个“倾”字既写纵酒之态,又带出情感之奔涌。后两句突发奇想,赋予东流水以永恒见证者的身份——若江水不竭,则离情永在,将瞬间的别离提升到时空永恒的维度。
2. 李白式的抒情逻辑
全诗体现李白独特的思维跳跃:从具体食事→空间行为(临水饮酒)→时间想象(东流不尽)→情感实体化(离情可见),完成四重转换。这种将抽象情感具象为自然永恒的写法,与“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异曲同工,但更为凝练。
以上为【口号】的赏析。
辑评
明·唐汝询《唐诗解》:
“不必苦思,自然清响。『应见』二字,妙想玄解,悲慨尽在言外。”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二十字浑成一片,烟水茫茫,离情无际。此太白绝调,后人莫及。”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
“临水饮酒,本属寻常,忽作『东流见证』之想,便觉浩渺江波,尽是相思血泪。”
以上为【口号】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