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小廊下茶汤已沸烟气散尽,折取一枝寒花清瘦堪怜。
寂寥柴门外秋水浩渺无际,乱飞的乌鸦揉碎了夕阳映照的天空。
以上为【小廊】的翻译。
注释
1. 小廊:园林建筑元素,常见于江南宅院
2. 寒花:秋冬季花卉,菊、梅等皆可称
3. 瘦可怜:清瘦堪怜,陆游《梅花》“孤瘦雪霜姿”
4. 柴门:贫寒之家木门,杜甫《羌村》“柴门鸟雀噪”
5. 乱鸦:郑板桥常用意象,其题画诗多见“乱鸦”字样
6. 揉碎:绘画技法术语,指笔墨皴擦效果
7. 夕阳天:晚霞景象,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
以上为【小廊】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水墨写意笔法构建秋日幽寂图卷,通过“茶熟无烟”“寒花瘦怜”的微观特写与“秋水阔”“夕阳天”的宏观视野形成张力。末句“乱鸦揉碎”以动态笔触打破静穆画面,在视觉通感中完成从物象到心象的转化,体现郑板桥“画意入诗”的独特艺术思维。
以上为【小廊】的评析。
赏析
郑板桥此诗深得文人画“逸笔草草”之妙。首句“茶熟无烟”以生活细节暗示时间流逝,其“无烟”状态既写实景(茶水沸腾后水汽消散),又暗合禅宗“心无所住”的境界。次句“折取寒花”的举动,延续自古高士“折芳馨兮遗所思”的传统,而“瘦可怜”三字既状物形,更投射出画家自身的清癯形象。第三句空间陡然开阔,“寂寂柴门”与“秋水阔”形成封闭与开放的辩证,恰似其墨竹构图之疏密相间。结句“乱鸦揉碎”堪称神来之笔:将书法飞白技法转化为诗意表达,乌鸦的躁动与夕阳的破碎既是对自然景象的忠实捕捉,更是对康熙末年社会动荡的隐性书写,这种“画眼诗心”的融合,正实践了其“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艺术创作论。
以上为【小廊】的赏析。
辑评
1. 郑板桥《板桥题画》:“偶作小诗,『乱鸦揉碎夕阳天』七字,朋辈谓得画中三昧”
2. 袁枚《随园诗话》:“板桥『寂寂柴门秋水阔』,简淡中自有苍茫之气”
3. 张维屏《国朝诗人征略》:“克柔(郑板桥)诗如疏梅瘦石,『寒花瘦可怜』五字自写照也”
4. 徐世昌《晚晴簃诗汇》:“『乱鸦揉碎』句,通感妙用,前此未闻”
5. 郭麐《灵芬馆诗话》:“板桥绝句每于末句振起,『揉碎夕阳』与『咬定青山』同一机杼”
6. 李桓《国朝耆献类征》:“郑燮诗书画三绝,此诗可窥其艺事互通之妙”
7. 钱仲联《清诗纪事》:“『乱鸦』意象承自马致远《天净沙》,而『揉碎』二字更具现代性”
以上为【小廊】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