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zhú zhī cí。
竹枝词。
zhèng bǎn qiáo。
郑板桥。
jǐ jiā huó jì mài qīng shān,
几家活计卖青山,
shí kuài duī lái jǐn xiù bān。
石块堆来锦绣斑。
bó mù huí chē rén bàn zuì,
薄暮回车人半醉,
luàn yǎ shēng lǐ chàng gē hái。
乱雅声里唱歌还。
以上为竹枝词的拼音版。
郑板桥 · 清代 · 文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郑板桥 · 清代 · 词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郑板桥 · 清代 · 曲
拨琵琶,续续弹,唤庸愚,警懦顽,四条弦上多哀怨。黄沙白草无人迹,古戍寒云乱鸟还。虞罗惯打孤飞雁,收拾起、渔樵事业,任从他、风雪关山。
掩柴扉,怕出头,剪西风,菊径秋,看看又是重阳后。几行衰草迷山郭,一片残阳下酒楼。栖鸦点上萧萧柳,撮几句、盲辞瞎话,交还他、铁板歌喉。
郑板桥 · 清代 · 诗
忽漫泥金入破篱,举家欢喜又增悲。一枝桂影功名小,十载征途发达迟。何处宁亲唯哭墓,无人对镜懒窥帷。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西风又到洗妆楼,衰草连天落日愁。瓦砾数堆樵唱晚,凉云几片燕惊秋。繁华一刻人偏峦,呜咽千年水不流。
范仲淹 · 宋代 · 诗
此行深惜别,所喜是宁亲。祖帐千门晓,乡关锦国春。鸟歌疑劝酒,山态似迎人。
戚继光 · 明代 · 诗
久忆池亭胜,今来览物华。松篁开晚径,鸟雀浴晴沙。地即谈玄宅,人疑辋水家。
王世贞 · 明代 · 诗
三见咸阳哭李斯,一归东海十成期。毋论启事人堪笑,忽得除书已亦疑。野性云霄终自浅,主恩天地欲谁私。
王十朋 · 宋代 · 诗
炎天过小雨,伏日生微凉。新亭会僚友,故事开壶觞。泉汲卧龙乳,茶烹团凤香。
严嵩 · 明代 · 诗
玉堂开宴劝杯宽,彩笔题诗洒墨乾。绕槛山围锦绣障,过檐竹长凤凰竿。旧游梦忆仙曹隔,雅会身惭病祟干。
陈著 · 宋代 · 词
好花天也多悭,放迟留做残春主。丰肌弱骨,晴娇无奈,新妆相妒。翠幕高张,玉阑低护,怕惊风雨。
周必大 · 宋代 · 诗
局势方迷棋有色,歌声不发酒无欢。明朝一彩定三赛,国手秋唇双牡丹。
区大相 · 明代 · 诗
丹台路绕碧城隅,茂宰真游道驾纡。近报政成能下凤,更传仙去似飞凫。蒲香欲驻安期舄,云气常封葛令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