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上艮下,女归吉,利贞。
六二,鸿渐于盘,饮食衎衎,吉。
翻译
(渐卦)巽上艮下,女子出嫁吉祥,利于守持正固。
初六,大雁渐进于水岸。
年轻人有危险,遭受言语指责,没有灾祸。
六二,大雁渐进于磐石,饮食和乐,吉祥。
九三,大雁渐进于高地。
丈夫出征不返,妻子怀孕不育,凶险。
利于防御寇盗。
六四,大雁渐进于树木,或许能获得平直的枝桠,没有灾祸。
九五,大雁渐进于山陵,妻子三年不孕,最终无人能阻其幸福,吉祥。
上九,大雁渐进于云天,其羽毛可用作仪饰,吉祥。
以上为【周易 · 渐卦】的翻译。
注释
渐:渐进,缓进。全卦内容以鸿雁起兴,作为主线,占问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归:女子出嫁。
鸿:水鸟。
干:山涧。
小子:小孩子。
厉:危险。
言:意思是谴责,河责。
盘:涯岸。
瞰:自得的样子。
陆:高而平的地。
桷(jue):屋顶上承瓦的方木条。
胜:欺凌,欺侮。
阿:大山。
仪:用鸟羽编织的文舞道具。
1. 巽上艮下:上卦为巽为风,下卦为艮为山,称"风山渐"
2. 女归:女子出嫁,特指依礼婚嫁的过程
3. 鸿:大雁,候鸟特性象征时序与礼仪
4. 干:水岸,与《诗经·伐檀》"置之河之干兮"同义
5. 小子:未行冠礼的青少年,喻初始阶段
6. 盘:磐石,承《史记》"鸿渐于般"版本
7. 衎衎:和乐貌,《礼记》"衎衎尔"
8. 陆:高平之地,区别于九三"陆"当为"阿"之讹
9. 桷:方形的椽子,喻可栖身的平坦枝干
10. 仪:羽仪,古代祭祀舞具,《周礼》有"羽翮之仪"
以上为【周易 · 渐卦】的注释。
评析
渐卦以"女归"为喻,通过鸿雁"由水至天"的六重空间递进,系统阐述事物循序渐进的普遍规律。卦象"巽(风)上艮(山)下"寓意遇阻而能顺入,六爻爻辞皆以"鸿渐"起兴,在动物迁徙与人类礼仪间建立象征对应,形成中国思想史上最完整的渐进哲学体系。全卦在"征凶"与"御寇"、"不孕"与"终吉"的矛盾统一中,揭示量变到质变的辩证法则。
以上为【周易 · 渐卦】的评析。
赏析
这一卦采用民歌常用的起兴手法,记述家庭生活,既洋溢着一种幸福的情调,又颇富有意。
幸福的家庭确是相似的:丰衣足食,凡孙满堂,而这里的幸福之家却有点不一样,那就是妻子多年不孕不育。按封建时代传统的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子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便是生儿育女。不能生儿育女的妻子,要被休弃,或者纳妾以替代。卦中写到的妻子是幸运的,没有被休弃,也没有受到歧视欺侮。
显然,这不能看成具有普遍性的现象,不幸的女子,不幸的家庭却很多很多。如今的女子已无法体验古时妇女被迫缠足、束胸、守节的苦痈,无法体验苦守闺中思春的惆怅落寞。俱往矣,时代不同了,妇女地位变化了。相妻教子,孝敬长辈,操持家务成了男人的职责,女人获得了空前的自由和解放。
这是今天的女人的福气。倘若古人有知,一定羡慕得要死。
渐卦的深层结构实为"空间-人事"的双重变奏:初爻水岸对应"小子"初入世途,二爻磐石喻生活安定,三爻高平之地暗藏夫妇失合,四爻树木象征暂得依凭,五爻山陵预示突破阻碍,上爻云天达成精神超越。九三爻"夫征不复"与九五爻"终莫之胜"形成因果链条,揭示渐进过程中量积累的必然性。上九"其羽为仪"既呼应《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礼乐传统,又将鸿雁意象提升至精神象征高度。全卦通过鸿雁迁徙的生物学事实与婚嫁礼仪的人类学现象相互印证,在自然法则与人文规范的统一中,构建起儒家"循序渐进"的方法论体系。
以上为【周易 · 渐卦】的赏析。
辑评
1. 三国·王弼《周易注》:"渐者,渐进之卦也。'女归吉'者,嫁娶之礼也。始于纳采,终于庙见,故曰渐。"
2.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六爻皆以鸿明者,鸿随阳鸟,喻女从夫也。卦明渐义,爻皆称焉。"
3. 宋·程颐《程氏易传》:"鸿之飞有序而进有渐。'女归'之吉,以其渐也。盖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备而后成婚。"
4. 清·王夫之《周易内传》:"自水而磐,而陆,而木,而陵,而逵,鸿之后有序,进之道也。三上皆陆,盖传写之误,当从胡氏、程子说作'阿'与'逵'。"
5. 今·尚秉和《周易尚氏学》:"艮为鸿,巽为进退,故曰渐。五卦皆吉者,以中正相应,卦义主渐,不欲躁进也。"
6. 今·高亨《周易古经今注》:"此卦殆叙鸿雁之栖息由水涯而磐石,而陆地,而树木,而山陵,而云路,其行有序,故占者吉也。"
以上为【周易 · 渐卦】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