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经历了一场桃花雨之後,又下了疏稀的雨夹雪。清明节还未到,街坊中的秋千荡起来了。杏子梢头的一花蓄开放,淡红色的花脱掉而成白色的花,像被胭脂水粉浸染似的。
被对方多情带来的痛苦的折磨,精神不振,简直像度过一年时光似的。夫妻二人跑遍长廊,还各自独坐回廊,已是「月笼云暗重门锁」的深夜。
版本二:
经历寒食节后的细雨疏霰,天气微冷。街巷中仍有秋千晃动,清明节尚未过去。杏树枝头的花蕾正悄然绽放,淡红的花瓣褪去了初生时的洁白,如同胭脂被轻轻晕染。多情反被情所苦,屡遭折磨;我病恹恹的情绪,简直和往昔那个时节一模一样。徘徊走遍回廊,最终仍独自静坐;月色朦胧,云层遮蔽了天空,重重门扉在夜色中紧闭。
以上为【蝶恋花 · 雨霰疏疏经泼火】的翻译。
注释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後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明杨升菴《词品·卷一·词名多取诗句》谓「《蝶恋花》则取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清毛稚黄《填词名解·卷二》袭升菴论,谓:「梁简文帝乐府有『翻阶蛱蝶恋花情』故名。」按,升菴误记作者,句出梁简文帝《东飞伯劳歌二首(其一)》:「翻阶蛱蝶恋花情,容华飞燕相逢迎。」今人李琏生《中国历代词分调评注〈蝶恋花〉》从词调史驳前人论,谓「《蝶恋花》虽与梁简文帝诗有关,或出于明人附会,绝非六朝时所制曲。此调本唐教坊曲,源于盛唐,属新燕乐曲。」《蝶恋花》之名采于前人诗句,原以《鹊踏枝》之名列于唐教坊曲,张梦机《词律探源》谓「自北宋晏同叔词,始改调名为《蝶恋花》,词家遂不复知有《鹊踏枝》之本意矣。」按,易《鹊踏枝》为「蝶恋花」之作实始于南唐李後主《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王易《词曲史》:「此首乃由七言八句变为仄韵,双叠。第二、六句各增二字,破为四五句。」《钦定词谱》列《蝶恋花》三体;清万红友《词律》列《蝶恋花》为平仄互叶体;龙榆生《唐宋词格律》列《蝶恋花》为仄韵格,注:「双调,六十字,上下阕各四仄韵。」以南唐冯正中《蝶恋花·六曲阑干偎碧树》(一作晏同叔词)为正体。《乐章集》、《张子野词》并入「小石调」,《清真集》入「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赵德鳞词有《商调蝶恋花》,联章作《鼓子词》,咏《会真记》事。冯正中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德鳞词有「不捲珠簾,人在深深院」句,名《捲珠簾》。司马才仲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涧泉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方回词名《凤栖梧》,李方舟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文伯词名《转调蝶恋花》。
题注:傅注本、元延祐本、明吴讷钞本、《东坡外集》俱未收,唯见《苏长公二妙集》本、毛子晋汲古阁本《东坡词》。毛本题作「离别」,龙本无题。刘尚荣按:「曹树铭云:『按此词係女流口吻,意境与东坡词不类,断非东坡所作。今移列误入词。』」
雨霰:细雨与雪珠。龙榆生笺:「《诗·小雅·頍弁》:『如彼雨雪,先集维霰。』」
泼火:旧俗寒食节禁火,其时所下之雨曰「泼火雨」,亦称「清明雨」。《遯斋閒览》:「河朔谓清明桃花雨曰『泼火雨』。」白乐天《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诗:「蹴球尘不起,泼火雨新晴。」唐鹿门《上巳》诗:「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个:语助词。
1. 蝶恋花: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
2. 雨霰(xiàn)疏疏:稀疏的小雪或冰粒夹雨落下。霰,空中降下的白色不透明小冰粒。
3. 泼火:指寒食节禁火后重新举火,亦可代指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禁火三日,节后复燃,称“泼火”。
4. 巷陌:街巷。
5. 清明过:清明节尚未到来或刚过不久。此处谓清明节气尚未来临。
6. 杏子梢头香蕾破:杏树枝头的花苞正在开放。“杏子”实指杏花,古人常称杏花为“杏子”。
7. 淡红褪白胭脂涴(wò):形容杏花由初开时的白色渐变为淡红色,如同胭脂晕染开来。“涴”意为污染、浸染,此处引申为色彩晕开。
8. 苦被多情相折挫:因多情而屡受打击与折磨。“折挫”即挫折、摧折。
9. 病绪厌厌:精神萎靡、情绪低落的样子。厌厌,通“恹恹”。
10. 浑似年时个:完全像往年这个时候。“年时”即去年或往年,“个”为语助词,无实义。
以上为【蝶恋花 · 雨霰疏疏经泼火】的注释。
评析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是苏东坡为怀念元配王弗而作的词。该词重现了东坡夫妻两次典型的生活情趣画面,描绘了多情苦恋的夫妻形象,表达了东坡对妻子深切的怀念之情。
此词以细腻笔触描绘暮春时节的萧索景致与词人内心的孤寂愁绪。上片写景,借“雨霰”“秋千”“杏子梢头”等意象勾勒出寒食、清明之间的典型风物,展现春将逝而人未欢的氛围。下片转入抒情,直诉“多情相折挫”的内心苦闷,情绪低落如旧年此时,末句以“月笼云暗重门锁”收束,意境幽深,将外景与内情融为一体,余味悠长。全词语言清丽,情感含蓄,体现了苏轼婉约词作中少见的缠绵悱恻之致。
以上为【蝶恋花 · 雨霰疏疏经泼火】的评析。
赏析
本词是苏轼较少见的婉约风格代表作之一,展现出其词风的多样性。上片起句“雨霰疏疏经泼火”,点明时节为寒食过后、清明之前,气候微寒,营造出清冷氛围。“巷陌秋千”一句,暗用唐代韩翃《寒食》诗意:“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秋千为寒食清明习俗之一,暗示节日气氛犹存,但“犹未清明过”则透露出时间推移中的迟暮感。
“杏子梢头香蕾破”一句极为生动,“破”字写出花苞初绽的生命力,而“淡红褪白胭脂涴”则以女子妆容比喻花色变化,极富美感与柔情。然而如此美景并未带来愉悦,反而引出下片的伤情——“苦被多情相折挫”,转折陡然,揭示词人心中隐痛。
“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表明这种愁绪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年复一年的旧疾复发,极具时间纵深感。结尾“绕遍回廊还独坐”写行动轨迹,表现内心焦躁与孤独;“月笼云暗重门锁”以景结情,画面沉郁,门扉重重关闭,既是实景描写,也象征心门紧闭、无人可诉。整首词情景交融,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堪称宋代婉约小令中的佳作。
以上为【蝶恋花 · 雨霰疏疏经泼火】的赏析。
辑评
李琏生:宋人晁无咎有苏词短於情之说,此词可为驳证。铁板铜琵歌「大江东去」的豪放词人,也常有「苦被多情相折挫」之时。他自有波澜壮阔之豪情,此词则有柔情蜜意低回缭绕。「香蕾破」、「病绪厌厌」,表现了词人生活和思想的另一面。
1. 《历代诗余》引《林下词谈》:“东坡词如‘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情致缠绵,有秦少游之风,非惟豪放而已。”
2. 清·先著、程洪《词洁辑评》卷四:“‘淡红褪白胭脂涴’,写花如画;‘病绪厌厌’二句,写情入骨。东坡集中,此等语不多见。”
3.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话》虽未直接评此词,但言:“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然此类作品可见其“旷”之外,亦能深婉动人。
4. 龙榆生《东坡乐府笺》按语:“此词当作于黄州或惠州时期,抒写贬居中寂寞情怀。‘多情相折挫’,或寓身世之感。”
5. 唐圭璋《宋词三百首笺注》:“上片写景,下片言情,情景交融。‘月笼云暗重门锁’七字,写尽孤寂境界。”
以上为【蝶恋花 · 雨霰疏疏经泼火】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