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卜居赋

昔予先君,以布衣学四方,尝过洛阳,爱其山川,慨然有卜居意,而贫不能遂。
予年将五十,与兄子瞻皆仕于朝,裒橐中之馀,将以成就先志,而获罪于时,相继出走。
予初守临汝,不数月而南迁。
道出颍川,顾犹有后忧,乃留一子居焉,曰:“姑糊口于是。”
既而自筠迁雷,自雷迁循,凡七年而归。
颍川之西三十里,有田二顷,而僦庐以居。
西望故乡,犹数千里,势不能返,则又曰:“姑寓于此。”
居五年,筑室于城之西,稍益买田,几倍其故,曰:“可以止矣。”
盖卜居于此,初非吾意也。
昔先君相彭、眉之间,为归全之宅,指其庚壬曰:“此而兄弟之居也。”
今子瞻不幸已藏于郏山矣!
予年七十有三,异日当追蹈前约,然则颍川亦非予居也。
昔贡少翁为御史大夫,年八十一,家在琅琊,有一子,年十二,自忧不得归葬。
元帝哀之,许以王命办护其丧。
谯允南年七十二终洛阳,家在巴西,遗令其子轻棺以归。
今予废弃久矣,少翁之宠,非所敢望,而允南旧事,庶几可得。
然平昔好道,今三十馀年矣,老死所未能免,而道术之馀,此心了然,或未随物沦散。
然则卜居之地,惟所遇可也,作《卜居赋》以示知者。
吾将卜居,居于何所?
西望吾乡,山谷重阻。
兄弟沦丧,顾有诸子。
吾将归居,归与谁处?
寄籍颍川,筑室耕田。
食粟饮水,若将终焉。
念我先君,昔有遗言:父子相从,归安老泉。
阅岁四十,松竹森然。
诸子送我,历井扪天。
汝不忘我,我不忘先。
庶几百年,归扫故阡。
我师孔公,师其致一。
亦入瞿昙、老聃之室。
此心皎然,与物皆寂。
身则有尽,惟心不没。
所遇而安,孰匪吾宅?
西从吾父,东从吾子。
四方上下,安有常处?
老聃有言:夫惟不居,是以不去。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赏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苏辙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