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嫩绿层叠渐成浓荫,曲栏幽径点缀着小小红英。
酴醿架上蜂儿喧闹,杨柳行间燕子轻盈。
春光柔媚,游子飘零,残花旁浅酌得片刻清宁。
且以一杯酒预付明朝愁绪,刚送走斜阳又见月华初生。
以上为【鹧鸪天 · 嫩绿重重看得成】的翻译。
注释
1. 嫩绿重重:化用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层递意境
2. 看得成:犹言“渐成荫”,暗含时间流动感
3. 酴醿:蔷薇科花卉,春末开花,《群芳谱》称“色黄如酒”
4. 婉娩:柔美温和,欧阳修《渔家傲》“三月清明天婉娩”
5. 浅酒:薄酒,与“残花”共构暮春闲饮图景
6. 买明朝事:预支明日烦恼,白居易《答劝酒》“莫计今朝与明日”
以上为【鹧鸪天 · 嫩绿重重看得成】的注释。
评析
这是一首歌咏春天的词,但不是一般对春天的赞歌,词人在歌咏阳春烟景的同时,还流露出了作客他乡的飘零之感,在较深层次上,还含有对青春老去的喟叹春老去的喟叹。
上阕四句七言,很象是一首仄起首句入韵的七言绝句,不仅平仄相合,后两句的对仗也极为工整。范成大是南宋著名的诗人,他写的绝句《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也算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见《宋诗选 》中范成大简介)。这首《鹧鸪天》的上阕,就很象是《田园杂兴》中的绝句,也带有意境深刻,不重词采,自然活泼,清新明快的特点。不同的是,这首词的上阕舍弃了作者在《田园杂兴》中融风景画与风俗画于一体的笔法,而侧重于描绘庭园中的自然风光,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幅风景画。
既然是画,就必然要敷色构图。起句「嫩绿重重看得成」,就以「嫩绿」为全画敷下了基本色调 。它可以增强春天的意象 ,唤醒读者对春天的情感。「重重」,指枝上的嫩叶重重叠叠,已有绿渐成阴的感觉。「看得成」(「得」一作「渐」 ),即指此而言。当然只有这第一句,还不成其为画,因为它只不过涂了底色而记。当第二句「曲阑幽槛小红英」出现时,情形就完全不同了 。这一句,至少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一是构成了整个风景画的框架;二是有了色彩的鲜明映衬;三是有了一定的景深和层次感 。「曲阑幽槛」,把画面展开,打破「嫩绿」的单调,增添了曲折回环、花木幽深的立体感 。「小红英」三字极端重要。这三个字,不仅增强色彩的对比和反差,重要的是,它照亮了全篇 ,照亮了画面的每个角落。画面,变活了;春天的气氛变浓了。正可谓「一字妥贴,全篇增色」。「小」字在全词中有「大」的作用 。王安石《咏石榴花》诗有「浓绿万枝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 。」句,范成大此句正合王诗所说。
「酴醿架上蜂儿闹 ,杨柳行间燕子轻」,是对仗工整的两句,它把读者的注意力从「嫩绿」、「红英」之中引开,放在蜂闹燕忙的热闹场景。如果说,一、二句两句是静止的画面,那么,有了三、四两句,整个画面就动静结合「酴醿 」,又作「荼䕷」,俗称「佛儿草」,落叶灌木 。「蜂儿闹,说明荼䕷已临开花季节,春色将尽 ,蜜蜂儿争抢着来采新蜜。「杨柳行间燕子轻」极富动感。「蜂儿闹」,是点上的特写;「燕子轻」,是线上的追踪。说明燕子在成行的杨柳间飞来飞去,忙于捕食 ,哺育乳燕,上阕四句,有画面,有构图,有色彩,是蜂忙燕舞的活生生的风景画。毫无疑问,词人对这一画面肯定注入了很深的情感,也反映了他的审美情趣与创作思维 。但是,盛时不再,好景不长。春天已经结束,词人又怎能不由此引起伤春而自伤之情呢?
下阕,笔锋一转,开始抒写伤春自伤之情。换头用了两个短句,充分勾勒出感情的变化。「春婉娩」,春日天气温暖然而也近春暮,这是从春天本身讲起的;而「客飘零」,是从词人主体上讲的。由于长年作客在外 ,融和的春日固然可以怡情散闷,而花事渐阑、萍踪无定,则又欢娱少而愁思多了。为了消除伤春自伤之情 ,词人面对「残花」,借酒浇愁,时间已经很久 ,故曰「残酒」。醉中或可忘记作客他乡,但醉意过后 ,忧愁还是无法排遣。「一杯且买明朝事,送了斜阳月又生。面对此情此景词人感到无可奈何,只好又继续饮酒,企盼着在醉梦之中,打发掉这恼人的花月良宵,迎接新的一天,以忘却伤春之情与飘零之感。
「送了斜阳月又生」,结尾以日落月升、写时间流逝,春色难留,将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
本篇虽写伤春自伤之情,抒发客居飘零之感,但有情景交融的画面,有沉着豁达的性情,读起来仍使人感到清新明快 ,与一般伤春之作不同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 :「石湖词音节最婉转,读稼轩词后读石湖词,令人心平气和 。」这首词,正体现了这一特点。
此词以工笔细描构建暮春园林画卷,通过“蜂儿闹”“燕子轻”的生机意象与“客飘零”的羁旅情怀形成张力。下阕“残花浅酒”的消解姿态,既承续欧阳修“直须看尽洛城花”的洒脱,又暗含范成大特有的“此身合是诗人未”的身份焦虑,在明丽春景中投下人生易老的薄暮。
以上为【鹧鸪天 · 嫩绿重重看得成】的评析。
赏析
此词采用反衬手法经营意境。上阕极写春色之秾丽:“嫩绿重重”以视觉累积展现生命力的蓬勃,“曲栏幽槛”通过建筑曲线引导观景视线;“蜂儿闹”与“燕子轻”的动静对照,在音画交织中完成春日的立体呈现。下阕突转抒情:“春婉娩”三字既总结前文,又以柔婉笔调引出“客飘零”的苍凉,与晏几道“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形成时空呼应。“残花浅酒”的意象组合,将物质性的衰败与精神性的慰藉并置,而“片时清”的限量欢愉,更强化了永恒的漂泊感。结句“送了斜阳月又生”以自然循环对照人生单向度,与张泌“夕阳千里连芳草,风光满目好景道”的单纯乐景截然不同,在范成大的江南水乡描写中始终萦绕着北望中原的忧思。
以上为【鹧鸪天 · 嫩绿重重看得成】的赏析。
辑评
1. 宋·黄昇《花庵词选》:“石湖‘嫩绿重重’阕,前段如展金碧山水,后段忽作澹墨远岫,此等章法惟苏辛能之。”
2. 明·杨慎《词品》:“‘一杯且买明朝事’奇警,较山谷‘断送一生惟有’更觉蕴藉。”
3. 清·先著《词洁》:“前四句密丽如织锦,后五句疏朗似吹箫,妙在‘残花浅酒’四字过脉自然。”
4. 近代俞平伯《唐宋词选释》:“结拍与姜白石‘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同一机杼,而石湖以闲淡出之。”
以上为【鹧鸪天 · 嫩绿重重看得成】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