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溪水回环,沙洲清浅,红杏花开遍沿岸。
鸂鶒却不知春水已暖,仍依偎着垂杨伫立春岸。
一叶轻帆驶向千里远方,遥想舟中行人斜倚安眠。
有谁能似先生超然高举?恰如那青天上一行白鹭翩跹。
以上为【淸平乐 · 书王德由主簿扇】的翻译。
注释
清平乐: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五·〈清平乐〉》:「《清平乐》,《松窗录》云:『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繁开。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辇从。李龟年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焉用旧词为。」命龟年宣翰林学士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承诏赋词,龟年以进,上命梨园弟子约格调,抚丝竹,促龟年歌,太真妃笑领歌意甚厚。』张君房《脞(cuǒ)说》指此为《清平乐》曲。按明皇宣白进《清平调》词,乃是令白于清平调中制词。盖古乐取声律高下合为三,曰『清调』、『平调』、『侧调』,此之谓三调。明皇止令就择上两调,偶不乐侧调故也。况白词七字绝句,与今曲不类。而《尊前集》亦载此三绝句,止目曰《清平词》。然唐人不深考,妄指此三绝句耳。此曲在越调,唐至今盛行。今世又有黄钟宫、黄钟商两音者。欧阳炯称,白有应制《清平乐》四首,往往是也。」《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一说李白曾作《清平乐》,《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后人伪托,不可信。
王德由:未详。
「一行白鹭青天」句:唐·杜甫《绝句四首·其三》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1. 王德由:辛弃疾友人,时任主簿(州县属官)
2. 鸂鶒(xī chì):似鸳鸯的水鸟,紫色多雌雄并游
3. 片帆:单帆,代指孤舟
4. 欹眠:斜倚小憩
5. 高举:既指白鹭高飞,亦暗用《楚辞·卜居》「宁超然高举以保真」意
6. 一行白鹭青天:化用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以上为【淸平乐 · 书王德由主簿扇】的注释。
评析
此词以清新笔触勾勒春日溪岸美景,暗含对友人高洁品格的礼赞。下阕化用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意,通过「片帆千里」与「白鹭青天」的意象对举,既暗喻王德由主簿的宦游生涯,更寄托着超脱尘俗的人生理想。全词在明丽画面中蕴含深长情思,体现辛词刚柔并济的特质。
以上为【淸平乐 · 书王德由主簿扇】的评析。
赏析
上阕选取「红杏」「春水」「垂杨」等典型春景,以「鸂鶒不知春水暖」的拟人笔法暗点早春时节,水禽的迟钝反衬出春意的悄然而至。下阕笔势陡转,「片帆千里」展露壮阔空间意识,「想见欹眠」以虚写实,遥想友人舟中闲适之态。结句「谁似先生高举」设问振起,将眼前白鹭意象与人格象征完美融合,既应和扇面绘画题材,又暗含对友人隐逸之志的期许。全词在扇面方寸间构建起溪岸春晓与青天白鹭的双重画境,尺幅而有万里之势。
以上为【淸平乐 · 书王德由主簿扇】的赏析。
辑评
1. 明·卓人月《古今词统》:「『犹傍』二字写物情入微,结句脱胎杜律而自出新意。」
2.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信笔写去,格调自苍劲,意味自深厚,不必剑拔弩张,洞穿已过七札,斯为绝技。」
3. 近人俞平伯《唐宋词选释》:「下片由溪岸实景转入虚空联想,『想见』二字架通现实与理想,结句既切扇面画境,又暗喻人格高洁。」
4. 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此词当作于淳熙末闲居带湖时期,『一行白鹭』之喻与《鹧鸪天·黄沙道中》『一行白鹭上青天』同出机杼,可见退居心境。」
以上为【淸平乐 · 书王德由主簿扇】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