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中 · 答陆原静书 · 五

更新于2022年04月05日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超然于体、用之外乎?”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但不能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然于良知本体,初不能有加损于毫末也。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未能全者,是昏蔽之未尽去,而存之未纯耳。体即良知之体,用即良知之用,宁复有超然于体、用之外者乎?

翻译

展开更多
云对雨古诗网

拼音版

展开更多
云对雨古诗网
我来完善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