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谓行即是知,恐其专求本心,遂遗物理,必有暗而不达之处,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即如来书所云“知食乃食”等说可见,前已略言之矣。
此虽吃紧救弊而发,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非以己意抑扬其间,姑为是说,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专求本心,遂遗物理”,此盖失其本心者也。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
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理岂外于吾心邪?
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
心虽主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
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遂遗物理”之患,正由不知心即理耳。
夫外心以求物理,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
此告子义外之说,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
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吾子又何疑乎?
翻译
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四的翻译。
拼音版
chuán xí lù juǎn zhōng dá gù dōng qiáo shū sì。
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四。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lái shū yún zhēn zhī jí suǒ yǐ wéi xíng,
来书云:“真知即所以为行,
bù xíng bù zú wèi zhī zhī,
不行不足谓之知,
cǐ wéi xué zhě chī jǐn lì jiào,
此为学者吃紧立教,
bǐ wù gōng xíng zé kě。
俾务躬行则可。
ruò zhēn wèi xíng jí shì zhī,
若真谓行即是知,
kǒng qí zhuān qiú běn xīn,
恐其专求本心,
suì yí wù lǐ,
遂遗物理,
bì yǒu àn ér bù dá zhī chù,
必有暗而不达之处,
yì qǐ shèng mén zhī xíng bìng jìn zhī chéng fǎ zāi zhī zhī zhēn qiè dǔ shí chù jí shì xíng,
抑岂圣门知行并进之成法哉?”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xíng zhī míng jué jīng chá chù jí shì zhī。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zhī xíng gōng fū běn bù kě lí,
知行工夫本不可离,
zhǐ wèi hòu shì xué zhě fēn zuò liǎng jié yòng gōng,
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
shī què zhī xíng běn tǐ,
失却知行本体,
gù yǒu hé yī bìng jìn zhī shuō。
故有合一并进之说。
zhēn zhī jí suǒ yǐ wéi xíng,
真知即所以为行,
bù xíng bù zú wèi zhī zhī,
不行不足谓之知,
jí rú lái shū suǒ yún zhī shí nǎi shí děng shuō kě jiàn,
即如来书所云“知食乃食”等说可见,
qián yǐ lüè yán zhī yǐ。
前已略言之矣。
cǐ suī chī jǐn jiù bì ér fā,
此虽吃紧救弊而发,
rán zhī xíng zhī tǐ běn lái rú shì,
然知行之体本来如是,
fēi yǐ jǐ yì yì yáng qí jiān,
非以己意抑扬其间,
gū wéi shì shuō,
姑为是说,
yǐ gǒu yī shí zhī xiào zhě yě。
以苟一时之效者也。
zhuān qiú běn xīn,
“专求本心,
suì yí wù lǐ,
遂遗物理”,
cǐ gài shī qí běn xīn zhě yě。
此盖失其本心者也。
fū wù lǐ bù wài yú wú xīn,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
wài wú xīn ér qiú wù lǐ,
外吾心而求物理,
wú wù lǐ yǐ。
无物理矣。
yí wù lǐ ér qiú wú xīn,
遗物理而求吾心,
wú xīn yòu hé wù xié xīn zhī tǐ,
吾心又何物邪?心之体,
xìng yě,
性也,
xìng jí lǐ yě。
性即理也。
gù yǒu xiào qīn zhī xīn,
故有孝亲之心,
jí yǒu xiào zhī lǐ,
即有孝之理,
wú xiào qīn zhī xīn,
无孝亲之心,
jí wú xiào zhī lǐ yǐ yǒu zhōng jūn zhī xīn jí yǒu zhōng zhī lǐ,
即无孝之理矣;有忠君之心即有忠之理,
wú zhōng jūn zhī xīn jí wú zhōng zhī lǐ yǐ。
无忠君之心即无忠之理矣。
lǐ qǐ wài yú wú xīn xié huì ān wèi rén zhī suǒ yǐ wéi xué zhě,
理岂外于吾心邪?晦庵谓“人之所以为学者,
xīn yǔ lǐ ér yǐ。
心与理而已。
xīn suī zhǔ hū yī shēn,
心虽主乎一身,
ér shí guǎn hū tiān xià zhī lǐ lǐ suī sàn zài wàn shì,
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事,
ér shí bù wài hū yī rén zhī xīn,
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
shì qí yī fēn yī hé zhī jiān,
是其一分一合之间,
ér wèi miǎn yǐ qǐ xué zhě xīn lǐ wèi èr zhī bì。
而未免已启学者心、理为二之弊。
cǐ hòu shì suǒ yǐ yǒu zhuān qiú běn xīn,
此后世所以有“专求本心,
suì yí wù lǐ zhī huàn,
遂遗物理”之患,
zhèng yóu bù zhī xīn jí lǐ ěr。
正由不知心即理耳。
fū wài xīn yǐ qiú wù lǐ,
夫外心以求物理,
shì yǐ yǒu àn ér bù dá zhī chù。
是以有暗而不达之处。
cǐ gào zi yì wài zhī shuō,
此告子义外之说,
mèng zǐ suǒ yǐ wèi zhī bù zhī yì yě。
孟子所以谓之不知义也。
xīn yī ér yǐ,
心一而已,
yǐ qí quán tǐ cè dá ér yán wèi zhī rén,
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
yǐ qí dé yí ér yán wèi zhī yì,
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
yǐ qí tiáo lǐ ér yán wèi zhī lǐ。
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
bù kě wài xīn yǐ qiú rén,
不可外心以求仁,
bù kě wài xīn yǐ qiú yì,
不可外心以求义,
dú kě wài xīn yǐ qiú lǐ hū wài xīn yǐ qiú lǐ,
独可外心以求理乎?外心以求理,
cǐ zhī xíng zhī suǒ yǐ èr yě。
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qiú lǐ yú wú xīn,
求理于吾心,
cǐ shèng mén zhī xíng hé yī zhī jiào,
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wú zi yòu hé yí hū。
吾子又何疑乎?。
以上为传习录 · 卷中 · 答顾东桥书 · 四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