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ū wù zhēn piān dá zhāng tài cháng èr shǒu。
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wù zhēn piān shì wù zhēn piān,
《悟真篇》是误真篇,
sān zhù yóu lái yī shǒu jiān。
三注由来一手笺。
hèn shā yāo mó tú lì yì,
恨杀妖魔图利益,
suì lìng mí wàng jìng liú chuán。
遂令迷妄竞流传。
zào duān nán miǎn zhāng píng shū,
造端难免张平叔,
shǒu huò shuí wū xuē zǐ xián。
首祸谁诬薛紫贤。
zhí shuō yǔ jūn wéi gè zì,
直说与君惟个字,
cóng tóu qù kàn yě hú chán。
从头去看野狐禅。
以上为【书悟真篇答张太常二首】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尧舜人人学可齐,昔贤斯语岂无稽?君今一日真千里,我亦当年苦旧迷。万理由来吾具足,《六经》原只是阶梯。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圣人无所不知,只是知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
来书云:“良知,心之本体,即所谓性善也,未发之中也,寂然不动之体也,廓然大公也,何常人皆不能而必待于学邪?中也,寂也,公也,既以属心之体,则良知是矣。今验之于心,知无不良,而中、寂、大公实未有也,岂良知复超然于体、用之外乎?”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良知即是未发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动之本体,人人之所同具者也。
来书云:“前日精一之论,即作圣之功否?”“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
琅琊雪是故园雪,故园春亦琅琊春。天机动处即生意,世事到头还俗尘。立雪浴沂传故事,吟风弄月是何人?到家好谢二三子,莫向长沮错问津。
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栽培。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
世味知公最饱谙,百年清德亦何惭。柏台藩省官非左,江汉滇池道益南。绝域烟花怜我远,今宵风月好谁谈?交游若问居夷事,为说山泉颇自堪。
将略平生非所长,也提戎马入汀漳。数峰斜日旌旗远,一道春风鼓角扬。莫倚贰师能出塞,极知充国善平羌。
白居易 · 唐代 · 诗
晚凉思饮两三杯,召得江头酒客来。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陆游 · 宋代 · 诗
玉食峨嵋栮,金齑丙穴鱼。常思晚秋醉,未与故人疏。白发当归隐,青山可结庐。
司马光 · 宋代 · 诗
介圭成礼下中天,春物虽阑色尚妍。园吏望尘皆辟户,肩舆回步即开筵。波涛凌乱靴旁锦,风雨纵横拨底弦。
皇甫冉 · 唐代 · 诗
散点空阶下,闲凝细雨中。那能久相伴,嗟尔殢秋风。
杨亿 · 宋代 · 诗
宰邑承颜帝泽优,春郊数舍跃骅骝。弦歌平昔有遗爱,桑梓依前访旧游。乡里归时荣昼锦,庭闱到日洁晨羞。
刘崧 · 明代 · 诗
凉风吹庭树,摵摵鸣未已。中宵起彷徨,所思在君子。君子昔言别,二月柳始青。
释今无 · 明代 · 诗
渐到中峰顶,斜看众壑低。乱云攀不住,深雪忽然迷。涧涷千条合,松青万树齐。
陆求可 · 清代 · 词
同云忘冻。密雨廉纤飞动。寒色侵人,正好飞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