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u cì shào èr quán yùn。
又次邵二泉韵。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zuó yóu kāi xiān shū cǎo cǎo,
昨游开先殊草草,
jīn rì dōng lín yóu shǐ hǎo。
今日东林游始好。
shǒu chí cāng zhú bō céng yún,
手持苍竹拨层云,
zhí shàng qīng tiān zhāo wǔ lǎo。
直上青天招五老。
wàn hè shēng yú sōng lài āi,
万壑笙竽松籁哀,
qiān fēng yǎn yìng fú róng kāi。
千峰掩映芙蓉开。
zuò fǔ xī yán kuī luò rì,
坐俯西岩窥落日,
fēng chuī gū yuè jiāng dōng lái。
风吹孤月江东来。
以上为【又次邵二泉韵】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文
先生曰:“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着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格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
问:“‘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愚的人与之语上尚且不进,况不与之语,可乎?”先生曰:“不是圣人终不与语,圣人的心忧不得人人都做圣人,只是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
又问:“静坐用功,颇觉此心收敛;遇事又断了,旋起个念头去事上省察;事过又寻旧功,还觉有内外,打不作一片。”先生曰:“此‘格物’之说未透。心何尝有内外?即如惟?今在此讲论,又岂有一心在内照管?这听讲说时专敬,即是那静坐时心。
来书云:“有引程子‘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便已不是性。’何故不容说?何故不是性?晦庵答云:‘不容说者,未有性之可言;不是性者,已不能无气质之杂矣。’二先生之言皆未能晓,每看书至此,辄为一惑,请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胼胝深感昔人劳,百尺洪梁压巨鳌。潮应三江天堑逼,山分两岸海门高。溅空飞雪和天白,激石冲雷动地号。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
万死投荒不拟回,生还且复荷栽培。逢时已负三年学,治剧兼非百里才。身可益民宁论屈,志存经国未全灰。
山行初试裌衣轻,脚软黄尘石路生。一夜洞云眠未足,湖风吹月渡溪清。
杜甫 · 唐代 · 诗
陈留风俗衰,人物世不数。塞上得阮生,迥继先父祖。贫知静者性,自益毛发古。
欧阳修 · 宋代 · 诗
荷深水风阔,雨过清香发。暮角起城头,归桡带明月。
王安石 · 宋代 · 诗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术。宣王追祖宗,考牧与宫室。甘棠能听讼,召伯圣人匹。
徐渭 · 明代 · 诗
一扫荆榛径,居然安乐窝。斋轩两高士,天地一渔蓑。况我伤危路,因君发浩歌。
徐祯卿 · 明代 · 诗
生长在边城,骑射有声名。召募河源去,长屯都护营。登山望敌气,间道出奇兵。
丘逢甲 · 清代 · 诗
略得山林意,开书读树根。移兰粗辟畹,隔竹曲通门。故里无归计,新亭有泪痕。
王十朋 · 宋代 · 诗
不听梧桐雨,回头已六年。齑盐谙旧味,灯火结前缘。进学思韩愈,同襟有郑虔。
洪咨夔 · 宋代 · 诗
倒扎枯藤立晚风,山光不与水俱东。蘋花落尽芦花老,地阔天高一个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