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yuán zhōu fǔ yí chūn tái sì jué。
袁州府宜春台四绝。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yí chūn tái shàng hái chūn wàng,
宜春台上还春望,
shān shuǐ nán lái yǎn wèi cháng。
山水南来眼未尝。
què xiào hán gōng yì duō shì,
却笑韩公亦多事,
gèng cóng nán pǔ xiàn téng wáng。
更从南浦羡滕王。
以上为袁州府宜春臺四绝的拼音版。
王守仁 · 明代 · 诗
九华之峰九十九,此语相传俗人口。俗人眼浅见皮肤,焉测其中之所有?我登华顶拂云雾,极目奇峰那有数?巨壑中藏万玉林,大剑长枪攒武库。有如智者深韬藏,复如淑女避谗妒。
王守仁 · 明代 · 文
问:“圣人生知、安行,是自然的,如何有甚功夫?”先生曰:“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耳。良知原是精精明明的,如欲孝亲,生知、安行的只是依此良知实落尽孝而已,学知、利行者只是时时省觉,务要依此良知尽孝而已;至于困知、勉行者,蔽锢已深,虽要依此良知去孝,又为私欲所阻,是以不能,必须加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之功,方能依此良知以尽其孝。圣人虽是生知、安行,然其心不敢自是,肯做困知、勉行的功夫。
先生曰:“孟子不动心与告子不动心,所异只在毫厘间。告子只在不动心上着功,孟子便直从此心原不动处分晓。心之本体原是不动的;只为所行有不合义,便动了。
九川问曰:“伊川说到体用一原、显微无间处,门人已说是泄天机。先生‘致知’之说,莫亦泄天机太甚否?”先生曰:“圣人已指以示人,只为后人掩匿,我发明耳,何故说泄?此是人人自有的,觉来甚不打紧一般。然与不用实功人说,亦甚轻忽可惜,彼此无益;与实用功而不得其要者提撕之,甚沛然得力。
先生曰:“人若知这良知诀窍,随他多少邪思枉念,这里一觉,都自消融。真个是灵丹一粒,点铁成金。
日日春山不厌寻,野情原自懒朝簪。几家茅屋山村静,夹岸桃花溪水深。石路草香随鹿去,洞门萝月听猿吟。
忆与美人别,赠我青琅函。受之不敢发,焚香始开缄。讽诵意弥远,期我濂洛间。
穷厓不可极,飞步凌烟虹。危泉泻石道,空影垂云松。千峰互攒簇,掩映青芙蓉。
陈与义 · 宋代 · 诗
阳光不照临,积阴生此类。非无惜死心,素有贼明意。粉穿红焰燋,翅扑兰膏沸。
王禹偁 · 宋代 · 诗
但存心里正,无愁眼下迟。若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
张羽 · 明代 · 诗
董元夏木不复见,俗本纷纷何足观。陈郎笔力能扛鼎,写此千章生昼寒。阴森似有神灵会,偃蹇直作蛟螭蟠。
湛若水 · 明代 · 诗
平江恭襄代有名,赋诗横槊不谈兵。百年文武传家学,经略元戎始有成。
权德舆 · 唐代 · 诗
檐前晓色惊双燕,户外春风舞百花。粉署可怜闲对此,唯令碧玉泛流霞。
项安世 · 宋代 · 诗
素娥行处与谁同,玉斧修成几许功。空里若安丹桂木,云中应有白银宫。蟾行万里惟三足,兔满千山望一雄。
潘牥 · 宋代 · 诗
祸福无门未可凭,天教有口可无声。莫嫌口解为身累,雁不能鸣反自烹。
徐凝 · 唐代 · 诗
金谷园中数尺土,问人知是绿珠台。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