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òu yóu niú fēng sì sì jué jù。
又游牛峰寺四绝句。
wáng shǒu rén。
王守仁。
liǎng dào fú fēng xìng zhuǎn jù,
两到浮峰兴转剧,
zuì mián sān rì bù zhī hái。
醉眠三日不知还。
yǎn qián fēng jǐng sè sè yì,
眼前风景色色异,
wéi yǒu rén shēng shì shì jiān。
惟有人声似世间。
以上为【又游牛峯寺四绝句】的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
王守仁 · 明代 · 诗
路绝春山久废寻,野人扶病强登临。同游仙侣须乘兴,共探花源莫厌深。鸣鸟游丝俱自得,闲云流水亦何心?从前却恨牵文句,展转支离叹陆沉。
王守仁 · 明代 · 文
或问“未发、已发”。先生曰:“只缘后儒将未发、已发分说了,只得劈头说个无未发、已发,使人自思得之。若说有个已发、未发,听者依旧落在后儒见解。
来书云:“前日精一之论,即作圣之功否?”“精一”之“精”以理言,“精神”之“精”以气言。理者,气之条理;气者,理之运用。无条理则不能运用,无运用则亦无以见其所谓条理者矣。
来书云:“谓致知之功,将如何为温凊、如何为奉养,即是‘诚意’,非别有所谓‘格物’,此亦恐非。”此乃吾子自以己意揣度鄙见而为是说,非鄙人之所以告吾子者矣。若果如吾子之言,宁复有可通乎?盖鄙人之见,则谓意欲温凊、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必实行其温凊奉养之意,务求自慊而无自欺,然后谓之“诚意”。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着不循,讲人欲来顿放着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
荒村乱后耕牛绝,城郭春来见土牛。家业苟存乡井恋,风尘先幸甲兵休。未能布德惭时令,聊复题诗写我忧。
记得春眠寺阁云,松林水鹤日为群。诸生问业冲星入,稚子拈香静夜焚。世事暗随江草换,道情曾许碧山闻。
海岸西头湖水东,他年蓑笠拟从公。钓沙碧海群鸥借,樵径青云一鸟通。席有春阳堪坐雪,门垂五柳好吟风。
白居易 · 唐代 · 诗
寓心身体中,寓性方寸内。此身是外物,何足苦忧爱。况有假饰者,华簪及高盖。
陆游 · 宋代 · 诗
苍颜华鬓久低摧,叹息何堪岁月催。残暑已随团扇去,新凉还傍短檠来。月痕澹澹侵苔砌,云叶萧萧覆水台。
欧阳修 · 宋代 · 词
莺啼绿树声早。槛外残红未扫。露点真珠遍芳草。
王世贞 · 明代 · 诗
十日教新声,呼瑟捧来筝。非无好颜色,难事琅琊王。
杨继盛 · 明代 · 诗
杨子有心涉扬子,椒山无意合焦山。地灵人杰天然巧,仿佛神游太古间。
朱祖谋 · 清代 · 词
交游海里。眼看联翩鸿雁起。病骨西风。
严嵩 · 明代 · 诗
锦江鸾扇郁金香,黄帕擎来近御床。窃禄南宫无补报,年年颁赐沐恩光。
邓云霄 · 明代 · 诗
挂帆鸣越榜,击汰奏吴歌。休讶江行险,人间孰不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