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及时。何能愁怫郁。当复待来兹。酿美酒。炙肥牛。
何能坐愁怫郁。当复待来兹。饮醇酒。炙肥牛。请呼心所欢。
年命安可期。贪财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翻译
走出西门,漫步中思绪万千。
今日不寻欢作乐,还待何时?尽快行乐吧,尽快行乐,应当把握当下。
怎能愁苦郁结,还要等待来年?酿造美酒,烧烤肥牛,邀请知心好友,借此消解忧愁。
人生不足百年,却常怀千载忧虑。
白昼短暂黑夜漫长,何不手持烛火夜游?遨游四方如云开雾散,破车瘦马且作储备。
(重复段)走出西门,漫步中思绪万千。
今日不寻欢作乐,还待何时?寻求欢乐,行乐应当及时。
怎能坐困愁城,还要等待来年?畅饮美酒,烧烤肥牛,邀请知心好友,借此消解忧愁。
人生不足百年,却常怀千载忧虑。
白昼短暂黑夜漫长,何不手持烛火夜游?既然不是仙人王子乔,料想寿命难预料。
既然不是仙人王子乔,料想寿命难预料。
人的寿命不比金石,年岁岂能预期?贪财吝啬花费,只会被后人讥嘲。
以上为【西门行】的翻译。
注释
1. 西门:乐府诗常用意象,象征离别或出游
2. 逮为乐:及时行乐。逮,及、趁
3. 来兹:来年,泛指未来
4. 秉烛游:持烛夜游,典出《古诗十九首》
5. 王子乔:周灵王太子,传说乘鹤成仙
6. 计会:料想、估算
7. 弊车羸马:破车瘦马,谓贫者行乐之具
以上为【西门行】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复沓回环的乐府体式,构建出汉代民众的生命觉醒宣言。通过“出西门”的空间位移与“步念之”的心理活动,在简单的行为叙事中注入深沉的哲学思考。全诗以“今日不作乐”为情感爆发点,以“人生不满百”为逻辑支撑,最终升华为“秉烛游”的存在主义抉择,体现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创作特质。
以上为【西门行】的评析。
赏析
本诗作为汉乐府相和歌辞代表作,承载着汉代社会生命意识的集体觉醒。开篇“出西门”的空间选择颇具深意:汉代西门多设市廛,是民众聚集场所,较之《诗经》“出自北门”的困顿更具世俗活力。诗中六次出现“为乐”二字,通过词语复沓形成强烈的心理节奏,与《诗经·蟋蟀》“今我不乐”遥相呼应。“人生不满百”与“千岁忧”的数字对比,以数学的精确性揭示生命有限的本质,较之《楚辞》“惟天地之无穷”更贴近民众认知。后半段引入王子乔仙话作反衬,在“自非”的清醒认知中,既否定长生虚妄,又强化现实珍重,这种辩证思维正是汉代哲学“疾虚妄”精神的诗化呈现。全诗在散句与叠唱间自由转换,既保留民间歌谣的质朴气息,又蕴含《古诗十九首》的哲思深度,堪称汉代乐府由叙事诗向抒情诗过渡的重要标本。
以上为【西门行】的赏析。
辑评
1.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西门行》古辞言‘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而《古诗十九首》袭其语,可见汉乐府为五言诗源。”
2. 明·朱乾《乐府正义》:“此篇与《驱车上东门》意同,而语更迫切,当是桓灵间乱世之音。”
3. 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弊车羸马’句最妙,说尽贫士作乐真境,与石崇金谷迥异。”
4. 余冠英《乐府诗选》:“通过重复句式与顶真手法,造成酣畅淋漓的抒情效果,体现汉乐府‘天籁’之美。”
5.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将及时行乐的主题与生命有限的清醒认识结合,展现汉代文人个体意识的萌芽。”
以上为【西门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