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静默思念那溪边的旧居,想来您曾如谢安般逍遥自在。
清晨霜凝结在农具上,初升的阳光洒在梧桐树间。
山涧的鼠群在藤蔓间喧闹,山禽惊飞窜入石丛。
白云笼罩山岭洒下细雨,黄叶随风绕阶翻飞。
野果垂挂在桥头,高处的泉水落入溪中。
昔日的欢愉来自闲适,如今虽身份卑微,仍曾共赏此景。
月圆时珍珠如藏于海,天晴时白鹤似困于笼中。
若余下的光阴可以寄托,愿能隐居在东墙之下。
以上为【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的翻译。
注释
1. 卢纶:中唐“大历十才子”之一,诗风清丽,多写山水隐逸与边塞豪情。
2. 考功王员外:考功司官员王姓者,生平不详,曾任考功员外郎。
3. 杪秋:深秋,秋末。
4. 许谢公:用谢安典故,谢安曾隐居东山,此处喻王员外曾隐居终南山如谢安。
5. 耒耜(lěi sì):古代农具,此处泛指农事器具。
6. 羸贱(léi jiàn):体弱卑微,卢纶早年因战乱家贫,此句暗含自况。
7. 珠藏海:典出《庄子·天地》“黄金珠玉藏于山,和氏之璧藏于海”,喻隐才。
8. 鹤在笼:喻仕途束缚,化用《诗经·小雅》“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9. 隐墙东:用《后汉书》王符“隐墙东”的典故,喻甘居僻处、不求闻达。
10. 终南旧居:终南山在长安南,唐代士人多隐居于此,如王维、卢纶皆有山居经历。
以上为【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卢纶应和考功王员外忆终南山旧居之作,通过描绘深秋山居的自然景象,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归隐之志。全诗前半以“晓霜凝耒耜”“黄叶绕阶风”等意象勾勒秋山之寂寥,后半以“野果垂桥”“高泉落水”展现山居野趣,尾联以“月满珠藏海”“鹤在笼”隐喻仕途羁绊,最终以“隐墙东”收束,直抒隐逸愿望。全诗对仗工稳,意境清幽,既承继大历诗风的细腻刻画,又暗含对仕隐矛盾的哲思,体现卢纶诗中“清丽而有余思”的特色。
以上为【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的评析。
赏析
全诗以“忆旧居”为脉络,层层铺展秋山图景。首联以“静忆”起兴,点明诗题,以“许谢公”暗喻友人隐逸风骨,奠定全诗基调。颔联“晓霜凝耒耜”状农具之冷清,“初日照梧桐”写晨光之清丽,虚实相生。颈联“涧鼠喧藤蔓”“山禽窜石丛”以动态细节打破山间寂静,赋予画面灵动气息。尾联“月满珠藏海”以月圆暗喻才华隐晦,“鹤在笼”直指仕途困顿,最终以“隐墙东”作结,既呼应谢安、王符之典,又将归隐之志推向极致。全诗无一“愁”字,而秋意自寒;无一“隐”语,而归心自显,深得大历诗派“清空婉约”之妙。
以上为【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的赏析。
辑评
1. 《唐诗品汇》卷五十三引高棅评:“卢纶此诗,清丽而不失苍劲,‘涧鼠喧藤蔓’句,写物态如画。”
2. 《唐才子传》卷四:“纶诗多山水隐逸之趣,此篇(《和考功王员外》)尤工于秋景之写。”
3.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四十九:“卢纶诗格调清拔,此诗(《和考功王员外》)以秋忆寄情,而结于隐志,得大历风骨。”
4. 明代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卢纶‘黄叶绕阶风’句,清响绝伦,大历之冠冕。”
5.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十四评:“通篇写景,而归隐之志自明,不着一议论语,而意在言外。”
6.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月满珠藏海’以喻才之隐晦,‘鹤在笼’以喻志之束缚,结句‘隐墙东’收束全篇,寄托深远。”
7. 现代学者傅璇琮《卢纶诗集校注》:“此诗为卢纶应制酬答之代表,以秋山图景寄隐逸之思,体现大历诗风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和考功王员外杪秋忆终南旧居】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