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瘦马在灞水边频频嘶鸣,寒意浸透河岸,
我站在灞南高地眺望长安城郭。
如今还有谁会像王生那样敬重长者?
此般才学徒然如贡禹弹冠般无人引荐。
江畔蟹螯横行,沙洲渺远苍茫,
山坞中蜗壳零星,积雪漫无边际。
旧日知交渐已疏远,新识友人寥寥无几,
只得伴随渔翁,共执钓竿消磨时光。
以上为【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的翻译。
注释
灞上:长安东郊灞水沿岸,为唐代送别要地。
元九处士:排行第九的元姓隐士,名未详。
王生袜:汉张释之与王生典故,王生曾当众让廷尉张释之为己系袜,以彰显敬贤之风。
贡氏冠:汉贡禹因友人荐举而弹冠相庆,此处反用其意,指无人举荐。
蟹螯:化用《晋书·毕卓传》“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之典,暗含归隐之意。
蜗壳:喻居所狭小,亦暗合道家“蜗角虚名”之喻。
以上为【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许浑在灞上送别友人元处士东归之作,通过寒水瘦马、雪泥蜗壳等意象,勾勒出苍凉萧瑟的离别场景。诗中连用“王生袜”“贡氏冠”典故,暗喻世风日下、贤士不遇的窘境。尾联以“伴渔郎把钓竿”作结,既流露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亦含藏着才士遭弃的孤愤。全诗将个人际遇与时代悲慨交融,展现了晚唐士人在仕隐之间的典型心境。
以上为【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的评析。
赏析
首联以“瘦马”“寒水”起兴,辅以“望长安”的视角,奠定全诗苍茫基调。颔联巧妙运用典故,形成理想(王生袜)与现实(贡氏冠)的强烈反差。颈联转写江湖景物,“蟹螯”“蜗壳”既状归隐之景,又暗含对功名的解构。尾联直抒胸臆,“旧交已变”与“新知少”形成双重落寞,最终在“把钓竿”的闲淡中寄托无奈。许浑善以物象承载哲理,此诗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将友情、仕隐、时代困境熔铸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咏叹。
以上为【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的赏析。
辑评
明·朱三锡《东岩草堂评订唐诗鼓吹》:“‘江上’‘坞中’一联,景中带比,意趣深婉,见君子遭时之难。”
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浑诗多感怆之音,此篇尤见沉郁,颔联用事精切,尾联转出闲情,正见其不得已。”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瘦马’‘寒水’与结句‘钓竿’呼应,通篇血脉动荡,悲凉中自具疏野之致。”
以上为【灞上逢元九处士东归】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