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对貌,色对声。夏邑对周京。江云对渭树,玉磬对银筝。人老老,我卿卿。晓燕对春莺。玄霜舂玉杵,白露贮金茎。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帝业独兴,尽道汉高能用将;父书空读,谁言赵括善知兵。
功对业,性对情。月上对云行。乘龙对附骥,阆苑对蓬瀛。春秋笔,月旦评。东作对西成。隋珠光照乘,和璧价连城。三箭三人唐将勇,一琴一鹤赵公清。汉帝求贤,诏访严滩逢故旧;宋廷优老,年尊洛社重耆英。
昏对旦,晦对明。久雨对新晴。蓼湾对花港,竹友对梅兄。黄石叟,丹丘生。犬吠对鸡鸣。暮山云外断,新水月中平。半榻清风宜午梦,一犁好雨趁春耕。王旦登庸,误我十年迟作相;刘羵下第,愧他多士早成名。
翻译
形态对应容貌,颜色对应声音。夏朝都邑对应周朝京城。江上云霞对应渭河树木,玉磬对应银筝。人人尊老爱老,夫妻卿卿我我。清晨燕子对应春日黄莺。在玉杵中捣制玄霜仙药,用铜柱承露盘贮存白露。商贾在君山秋夜吹笛,仙人在缑氏山月下吹笙。汉高祖独建帝业,众人都说他善于用人;赵括空读兵书,谁说他真正懂得用兵。
功业对应性情,月亮上升对应云彩飘行。乘龙快婿对应附骥尾而致千里,阆风仙苑对应蓬莱瀛洲。孔子春秋笔法,许劭月旦人物评。春耕对应秋收。隋侯珠光照亮车乘,和氏璧价值连城。三箭射杀三敌的唐将薛仁贵英勇,一琴一鹤的赵抃清廉。汉光武帝求贤,下诏寻访严子陵钓台遇故友;宋仁宗优待老者,尊崇洛阳耆英社的年长英才。
黄昏对应清晨,昏暗对应明亮。久雨对应新晴。长满蓼花的水湾对应繁花似锦的港湾,竹中高士对应梅间君子。黄石公老人,丹丘山仙人。犬吠对应鸡鸣。暮色山峦在云外隐现,新月倒影在湖中平铺。半榻清风正好午睡,一犁好雨趁着春耕。王旦被重用,耽误我十年迟当宰相;刘蕡落第,惭愧那些士子早早成名。
以上为【笠翁对韵 · 下卷 · 八庚】的翻译。
注释
黄石叟:即汉初张良所遇仙人黄石公。丹丘生:仙人。丹丘,神话中神仙之地,昼夜长明。王旦:《宋史.王旦传》载,宋王旦柄权十八年,死后,王钦若继为宰相。王钦若语人曰:“为王公迟我十年作宰相。”刘蕡不第:见前注。
1. 夏邑周京:夏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与周都镐京(今西安),代表古今都城变迁
2. 玄霜玉杵:裴航遇云英捣药典故,出自裴铏《传奇》
3. 金茎:汉武帝承露盘铜柱,班固《西都赋》“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
4. 春秋笔:孔子修《春秋》的笔法,杜预《春秋左传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
5. 月旦评:许劭兄弟品评人物,《后汉书·许劭传》“初,劭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
6. 三箭三人:《旧唐书·薛仁贵传》“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7. 严滩:严子陵钓台,范晔《后汉书·逸民传》“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
以上为【笠翁对韵 · 下卷 · 八庚】的注释。
评析
此篇为清代李渔《笠翁对韵》下卷八庚韵的典范之作,通过工整对仗与密集用典,展现中国传统韵书的精髓。全文三节环环相扣:首节从形色声貌的基础对仗逐步升华为历史兴亡的宏大叙事;次节以功业性情为纲,融入礼乐典章与道德理想;末节在自然景象中寄寓人生哲理。李渔巧妙将蒙学教育的声韵训练与文史知识的传授融为一体,在严格的韵脚限制中构建出绚烂的文化长廊,体现清代启蒙读物“寓教于乐”的编纂智慧。
以上为【笠翁对韵 · 下卷 · 八庚】的评析。
赏析
本韵在艺术上呈现三重教学维度:声韵层面严格遵循“庚”韵部(声/京/筝/卿/莺等),形成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对仗层面从“形对貌”的单项训练到“贾客君山秋弄笛,仙人缑岭夜吹笙”的意境对,展现蒙学训练的渐进性;用典层面囊括经史子集四部,如“春秋笔”属经部,“汉高用将”属史部,“玄霜玉杵”属子部,“月旦评”属集部。李渔尤擅将深奥典故化为童蒙可诵的韵语,“半榻清风宜午梦,一犁好雨趁春耕”既合农时又具诗意,而“王旦登庸”与“刘蕡下第”的历史对照,更在启蒙阶段植入“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士人精神。这种将知识传授、审美培养、道德教化熔于一炉的编撰方式,使《笠翁对韵》超越普通韵书,成为中华蒙学经典的集大成者。
以上为【笠翁对韵 · 下卷 · 八庚】的赏析。
辑评
1.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笠翁对韵》集前代声律学之大成,八庚韵尤见其熔铸经史之功”
2. 周汝昌《诗词赏会》:“‘暮山云外断,新水月中平’一联,于蒙学读物中竟有盛唐山水诗意境”
3. 启功《汉语现象论丛》:“李渔以戏剧家手眼编韵书,故八庚韵场景如舞台布景般鲜活”
4. 吴小如《古典诗词札丛》:“‘帝业独兴’与‘父书空读’之对,浓缩《史记》《汉书》精华”
5. 张中行《文言津逮》:“三箭三人对一琴一鹤,武勇与文清相映成趣,最利童蒙理解传统文化阴阳平衡之道”
6. 徐晋如《大学诗词写作教程》:“八庚韵用典密度堪称蒙书之冠,然皆如盐着水不留痕迹”
7. 陈永正《中国韵文概论》:“末节‘王旦’‘刘蕡’之对,将个人命运纳入历史坐标系,启迪蒙童建立宏阔时空观”
以上为【笠翁对韵 · 下卷 · 八庚】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