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最盛处,惟两山龙井为多,而地名满家巷者,其林若墉若栉,一村以市花为业,各省取给于此。秋时策蹇入山看花,从数里外便触清馥。入径,珠英琼树,香满空山,快赏幽深,恍入灵鹫金粟世界。就龙井汲水煮茶,更得僧厨山蔬野蔌作供,对仙友大嚼,令人五内芬馥。归携数枝,作斋头伴寝,心情神逸,虽梦中之我,尚在花境。旧闻仙桂生自月中,果否?若问托根广寒,必凭云梯,天路可折,何为常被平地窃去?疑哉!
翻译
桂花最繁盛的地方,只有南山、北山龙井一带最多,而一个名叫满家巷的地方,那里的桂花林像墙壁一样整齐,像梳齿一样密集,整个村子都以卖花为业,各省的桂花都从这里取货。
秋天时,骑着驴进山赏花,从几里外就能闻到那清雅的香气。走入种满桂花的小径,只见如珠玉般的花朵开满琼枝,香气弥漫了整个山谷,畅快地欣赏这幽深的景致,恍惚间仿佛进入了佛经中所说的灵鹫山与金粟如来的世界。
在龙井取水煮茶,又能得到寺庙僧厨提供的山间野菜和蔬食作为茶点,对着“仙友”(桂花的雅称)大快朵颐,令人五脏六腑都充满了芬芳。回家时带上几枝,放在书斋中伴我入睡,心旷神怡,精神超逸,就连梦中的我,也仿佛还置身于那花境之中。
以前听闻仙桂生长在月亮之中,果真如此吗?如果说它植根于广寒宫,必须凭借云梯,通过天路才能折到,那为何人间的我们常常能轻易地从平地上“窃取”到手呢?真是令人疑惑啊!
以上为【满家巷赏桂花】的翻译。
注释
两山龙井:指杭州西湖的南山、北山,以及龙井一带。
满家巷:地名,在今杭州满觉陇,自古以赏桂闻名。
若墉若栉:像城墙,像梳齿。形容桂花林整齐而茂密。
策蹇:骑着跛脚驴或驽马,代指骑驴或骑马,有闲适之意。
珠英琼树:像珍珠一样的花朵,像美玉一样的树木。
灵鹫金粟世界:“灵鹫”指灵鹫山,佛说法之地;“金粟”是佛名,即金粟如来,亦为桂花别称。此处指桂花盛景如同佛国净土。
仙友:桂花的雅称。
五内芬馥:五脏六腑都感到芬芳。
斋头:书斋案头。
托根广寒:在月宫中扎根。“广寒”即广寒宫,指月宫。
以上为【满家巷赏桂花】的注释。
评析
本文是高濂生活美学的典范之作。它完整地记录了一次秋日赏桂活动,从远闻其香,到身临其境,再到品茶对花,最后携花归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审美体验闭环。文章不仅生动地描绘了满家巷桂花林的繁盛景象与袭人香气,更通过“恍入灵鹫金粟世界”的联想,将世俗的赏花之乐提升至佛国仙境的超然境界。而后文的“对仙友大嚼”与“斋头伴寝”,则充满了文人雅士特有的生活情趣,将嗅觉、味觉、视觉与精神感受融为一体。结尾关于月中仙桂的疑问,构思巧妙,以俏皮的口吻点出此地桂花之美,足以与传说中的月桂媲美,甚至更胜一筹,因为它是人间可触可感的真实享受,体现了作者对现世美好生活的热爱与沉醉。
以上为【满家巷赏桂花】的评析。
赏析
此文虽短,却尽显晚明小品的艺术魅力:
感官的全方位调动:作者并非单一地描写视觉,而是构建了一个立体的感官世界。从数里外“触清馥”的嗅觉,到小径中“珠英琼树”的视觉,再到就泉煮茶、佐以山蔬的味觉与触觉,最后归于斋中伴寝、“心清神逸”的心灵感受。这种全方位的体验,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与作者同游同乐。
意境的多层次升华:文章意境层层递进。先是写实景——“林若墉若栉”;继而引入佛国联想——“灵鹫金粟世界”,将实景虚化、仙化;接着回归到文人雅士的日常清供——“斋头伴寝”;最终在梦境中达到物我两忘、虚实不分的境界。这使得一次普通的游赏活动,具有了精神栖息的深刻内涵。
结语的幽默与理趣:结尾关于月中桂的疑问,是全文的神来之笔。它并非真正的质疑,而是以一种天真而风趣的方式,盛赞满家巷的桂花。其潜台词是:此地的桂花如此美好,触手可及,让人简直要怀疑传说中的月桂是否真的存在,或者早已被移植到了人间。这充满了文人的机智与对世俗生活的满足感,余味悠长。
以上为【满家巷赏桂花】的赏析。
辑评
高濂此文收录于其个人著作《遵生八笺·四时调摄笺》中,专门的古代辑评较为罕见。其评价多体现于后世对其著作的整体推崇及现代学者的研究中。
(现代)学者对《遵生八笺》的评价: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曾多次引用《遵生八笺》,并推崇高濂等人:“他们教我们怎样……布置书房……识别树木花草的性情和香气……他们在生活上的快乐是……一种出于爱好自然艺术的宁静幸福的快乐。”点评:此评虽非直接针对该文,但精准地概括了高濂及其著作所代表的生活哲学。《满家巷赏桂花》正是这种“爱好自然艺术”、“宁静幸福”的生活方式的完美体现。
(现代)选本中的评价:《明清小品精华》中评点此文:“此文以嗅觉始,以梦境终,一路写来,香溢纸外。其‘对仙友大嚼’之语,雅人深致中见其真性情;结尾于月中桂之‘疑’,更见其与物为春之赤子心肠,是明人小品中‘清赏’之典范。”点评:该评点精准地抓住了此文从感官到心灵的写作脉络,并点出了“雅人深致”与“赤子心肠”并存的独特美感,肯定了其作为“清赏”类小品的典范地位。
以上为【满家巷赏桂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