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耳目用得太多,便会觉得天地间很狭隘。将争名逐利的事务减少,则时间便会变得清闲而悠长。
以上为【集灵篇 · 五五】的翻译。
注释
集灵篇:出自陈继儒所著《小窗幽记》卷一。“集灵”意为汇集灵性、智慧之语。
耳目宽:指耳朵和眼睛所接触、感知的外部信息与欲望非常多。宽,广博,繁多。
天地窄:指内心感受到的世界、精神的天地反而变得狭窄。
争务短:竞争性、功利性的事务减少。短,减少,减损。
日月长:指主观上感觉时间变得悠长,生命体验更为丰富。
以上为【集灵篇 · 五五】的注释。
评析
此句出自明代隐士文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集灵篇》,它以精警的对仗形式,浓缩了道家与禅宗关于生命智慧的深刻哲理。作者通过“宽”与“窄”、“短”与“长”两组矛盾的巧妙转化,揭示了外在感知、内在心境与生命体验之间的辩证关系。前半句批判了物欲与信息过载对精神空间的挤压,指出沉溺于声色犬马和世间琐闻,只会让心灵格局变得逼仄;后半句则倡导一种减法的生活哲学,认为只有从名利竞争中抽身,才能品味时间的绵长与生命的丰盈。这不仅是作者本人隐居生活的写照,也为世人提供了一剂在纷扰世界中安顿身心的良方。
以上为【集灵篇 · 五五】的评析。
赏析
许多事情,听了还不如不听;许多世态情状,看了还不如不看。我们要有盲者和聋者的智慧,去听那无声之声 ,见那无色之色。当我们倾耳去听,极目去看时,我们所听所见都是有限;当我们闭目去看,掩耳去听时,我们掌握了无限。
此联的艺术与思想魅力在于其深刻的辩证思维与精妙的语言形式。
哲理深刻,对立统一:句子包含了多重辩证关系。其一是“感官”与“心境”的矛盾:外在感知的“宽”直接导致内在世界的“窄”,揭示了“多即是少”的哲理。其二是“行为”与“时间感”的转化:主动减少俗务(“争务短”),这一看似“减少”的行为,反而收获了生命体验的“增加”(“日月长”),阐明了“舍即是得”的智慧。这种思辨性使其超越了简单的格言,成为一则微型的人生哲学论文。
语言精炼,对仗工巧:全文仅十四字,采用严整的“句中对”与“上下联对”。“耳目”对“争务”(名词相对),“宽”对“短”,“天地”对“日月”,“窄”对“长”,工稳贴切。这种形式上的完美对称,极大地强化了内容上矛盾转化的力量,读来朗朗上口,令人过目不忘。
意境深远,古今通用:其所描绘的困境与指明的路径,具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意义。在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这句箴言尤为振聋发聩。它劝导人们从对外部世界的无限索取,转向对内心世界的深度耕耘,通过做减法来实现生命质量的提升,为现代人寻求精神家园提供了古老而常新的智慧。
以上为【集灵篇 · 五五】的赏析。
辑评
清·《四库全书总目·杂家类存目九》评《小窗幽记》:“是书亦格言汇编,略分醒、情、峭、灵四类。其言大抵谨饬,多刺取前人绪论,如‘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等语,虽习见,然亦足为箴砭。”
近代·周作人《夜读抄·〈小窗幽记〉》:“陈眉公(陈继儒)的《小窗幽记》里有许多好句,……‘耳目宽则天地窄’一语,说的极是。这便是叫我们不要太为形役,减少了心的自由。”
以上为【集灵篇 · 五五】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