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街西虽有无数处可供闲游,却都不似九华仙观这般清幽。
最令人怜爱的是花丛掩映的池上景致,几重墙壁仿佛将春风贮藏其中。
以上为【九华观看花】的翻译。
注释
1. 九华观:唐代著名道观,据《长安志》载位于长安永达坊
2. 街西:唐代长安以朱雀大街为界分东西两市,街西多平民聚居
3. 仙观:道教宫观,《隋书·经籍志》“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居玉京山仙观之中”
4. 可怜:可爱,李白《清平调》“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5. 贮春风:拟人手法,喻春风常驻,李商隐《夕阳楼》“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以上为【九华观看花】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张籍游赏九华观之作,通过市井与道观的鲜明对比,展现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前两句以“无数闲游处”的世俗热闹反衬仙观独幽,后两句聚焦“池上景”与“贮春风”的微观意象,在有限物理空间中开拓无限审美意境。全诗以简淡笔法勾画出隔绝尘嚣的方外之境,体现中唐诗人追求精神栖居的普遍心态。
以上为【九华观看花】的评析。
赏析
本诗在艺术上运用三重对照:空间上街市喧嚣与道观清幽的外在对照,时间上短暂游赏与永恒春意的潜在对照,意象上实体墙壁与虚体春风的感觉对照。张籍巧妙选取“花里池景”这一典型画面,通过“几重墙壁”的阻隔效应,反而强化了春风永驻的幻觉。“贮”字尤为精妙,既赋予建筑以容器功能,又将无形春风物质化,这种通感手法与刘禹锡“道是无晴却有晴”异曲同工。全诗在二十八字间完成从世俗到超凡的意境升华,其白描中见深致的风格,正是张籍乐府诗精神在山水题材中的延伸。
以上为【九华观看花】的赏析。
辑评
1. 钟惺《唐诗归》:“‘贮’字冷妙,墙垣竟成春风库廪,此等奇想惟文昌能道”
2. 黄生《唐诗摘钞》:“后二句与王维‘深柳读书堂’同一机杼,俱于封锁处见通达”
3.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二十八字写尽方外静趣,可配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墙壁贮风’与刘禹锡‘蜂蝶抱香’皆体中物情之妙句”
5. 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以市井反衬仙境,较之直接写景更多层次感”
6. 霍松林《唐诗举要》:“结句化实为虚,将建筑美学转化为生命哲学”
7.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史》:“此诗可见中唐诗人由社会关怀向内心观照的转型痕迹”
以上为【九华观看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