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万里远行担任朝聘使臣,离家乡已有多少年岁。
应当识得往昔所经航道,如今重新登上前程归船。
夜泊江海须避蛟龙窟穴,晨起炊饭需求岛上甘泉。
漫漫航程终将回到故国,回首眺望那海西的苍天。
以上为【送新罗使】的翻译。
注释
1. 新罗:朝鲜半岛古国,与唐朝往来密切
2. 朝使:朝聘使节
3. 蛟窟:蛟龙巢穴,指危险海域
4. 岛泉:海岛淡水水源
5. 海西天:指唐朝所在方位,新罗位于东海之西
以上为【送新罗使】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净笔触勾勒唐代外交使者的艰辛旅程,通过"万里朝使"的时空跨度与"离家几年"的时间追问,在宏阔背景中注入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中"避蛟窟""求岛泉"的细节白描,既真实反映海上航行的险恶环境,又暗含对使者勇毅品格的礼赞。尾联"悠悠到乡国"的漫长期待与"还望海西天"的深情回眸,在空间位移间完成文化认同的诗意表达。
以上为【送新罗使】的评析。
赏析
本诗创作于中唐时期,时张籍任国子监博士,见证了唐罗频繁的外交往来。首联以"万里"与"几年"的数字对举,既写地理距离之遥,更显时间流逝之久,与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即时送别形成不同时空维度。颔联"应知旧行路"的推测语气,既含对使者丰富经验的肯定,又暗合《汉书·地理志》对朝鲜航路的记载,体现唐代对外交通的成熟。颈联"夜泊避蛟"与"朝炊求岛"的工对,以昼夜循环的叙事框架,浓缩了海上生活的典型困境,较之李白"月下飞天镜"的江行描写更显现实关切。尾联"悠悠"叠词的运用,既状归程迢递,又透出历史纵深,而"还望海西天"的回望姿态,巧妙构建起双向的文化凝视——这既是新罗使对唐王朝的文明向往,也是唐代诗人对异域友人的情感投射,在送别诗中开辟出罕见的国际主义情怀。
以上为【送新罗使】的赏析。
辑评
1. 明·高棅《唐诗品汇》:"文昌乐府体清妙,此作『夜泊避蛟窟』二语,实得古逸诗《箜篌引》遗意。"
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结句『还望海西天』,与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同一缱绻,而境界尤阔。"
3. 近代·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张司业『朝炊求岛泉』五字,写海上行役之苦,视岑嘉州『马汗踏成泥』别开生面。"
4.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诗中反映的唐罗海上交通,与《新唐书·东夷传》所载『岁遣使者朝贡』可相互印证。"
以上为【送新罗使】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