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茅草书斋深僻隔绝车马,门前小径沿着莎草细接溪流。
垂钓石台依傍竹篱筑就,待客茶灶借着岩泥砌成。
谷口风起时猿猴相呼,月照松梢处白鹤双栖。
并非无故虚度光阴时日,正拟在窗下苦读蹑云登天。
以上为【山居寄同志】的翻译。
注释
1. 轮蹄:车轮马蹄,代指车马往来,韩愈《南内朝贺归呈同官》"绿槐十二街,涣散驰轮蹄"
2. 缘莎:沿着莎草,《楚辞·招隐士》"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3. 竹垒:竹篱围墙,陆龟蒙《奉和袭美卧疾感春见寄次韵》"烟径水涯鳞叠垒"
4. 茶灶:煮茶炉灶,皮日休《茶灶》"南山茶事动,灶起岩根傍"
5. 猿叫鹤栖:化用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6. 蹑云梯:喻科举仕进,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以上为【山居寄同志】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工笔手法勾勒山居生活的多维空间,通过"垂钓石台"的出世闲情与"待宾茶灶"的入世雅趣,展现晚唐文人"隐于山林"的典型生活图景。杜荀鹤巧妙将"猿叫鹤栖"的自然意象与"窗下云梯"的人生志向相融合,在隐逸表象下暗藏用世之心,体现其"诗旨未能忘救物"的创作理念。
以上为【山居寄同志】的评析。
赏析
此诗前两联以赋笔铺陈山居环境:首联"深僻绝轮蹄"的封闭性与"细接溪"的开放性形成张力,暗喻身心避世而精神通达。颔联"垂钓""待宾"的日常安排,既承严子陵钓台传统,又融陆羽茶灶雅趣,展现士人生活的多维面向。颈联转写山居伴侣,"风生谷口"与"月照松头"构成昼夜循环,"猿相叫"的动感喧闹与"鹤并栖"的静态安详相映成趣。尾联突然振起,"不是无端"的否定句式打破隐逸迷思,"蹑云梯"的科举意象揭示其山居实为养志待时,与贾岛《题李凝幽居》"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的纯粹隐逸形成微妙差异。全诗在七律工整对仗中暗藏心迹转折,实践了其《自叙》"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的立身准则。
以上为【山居寄同志】的赏析。
辑评
1.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六十五:"荀鹤『风生谷口猿相叫,月照松头鹤并栖』,置诸姚合《极玄集》中几不可辨,然结句『蹑云梯』终露本色。"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彦之山居诗多寒瘦,独此篇『待宾茶灶就岩泥』饶有生活意趣,在晚唐体中堪称清润。"
3. 清·薛雪《一瓢诗话》:"杜荀鹤『拟从窗下蹑云梯』,与罗隐『五等列侯无故旧』同是热中,然杜作犹存蕴藉。"
4. 今·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此诗当作于大顺二年登第前,『不是无端过时日』与其《投从叔补阙》『岂谓无心求上第』可相印证。"
以上为【山居寄同志】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