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东屯的稻田绵延百顷,北面有涧水连接着青苗陂。
晴日里嬉游的鸥鸟处处可见,雨天时雨水随着巫山神女天天降临。
以上为【夔州歌十绝句】的翻译。
注释
1. 夔州:今重庆奉节一带,杜甫曾在此居住
2. 东屯:夔州地名,当时杜甫居住处
3. 稻畦:稻田
4. 一百顷:概数,形容稻田广阔
5. 涧水:山间溪流
6. 青苗:指青苗陂,水利工程名
7. 狎鸥:亲近人的鸥鸟,《列子》有鸥鹭忘机典故
8. 神女:指巫山神女,宋玉《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9. 分处处:分散在各处
10. 下朝朝:每天降临
以上为【夔州歌十绝句】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简练笔触勾勒夔州东屯的田园风光,前两句以"一百顷"与"通青苗"展现农耕文明的宏阔空间,后两句通过"晴浴狎鸥"与"雨随神女"的自然意象,将日常景物升华至神话境界。全诗在"处处"与"朝朝"的时空延展中,构建出动静相生、人神共处的诗意栖居图景,体现杜甫晚年对自然生态的敏锐观察与天地交融的宇宙观。
以上为【夔州歌十绝句】的评析。
赏析
这首绝句展现杜甫夔州时期"渐于诗律细"的创作特征。首句以"一百顷"的巨量单位起笔,配合"稻畦"的横向延展,构建出浑茫的农业地理空间。次句"通"字巧妙连接自然涧水与人工水利,暗含人类适应自然的生存智慧。后两句转用神话思维,"狎鸥"典故暗喻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神女"意象则将日常降雨诗化为永恒的神性降临。全诗通过"晴—雨""处处—朝朝"的多维对仗,在现实与传说之间建立超时空连接,形成杜甫特有的沉郁与绚烂交织的审美境界。
以上为【夔州歌十绝句】的赏析。
辑评
1.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晴浴’、‘雨随’一联,状景工绝,犹见蜀中气候之异”
2.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前二句朴直写景,后二句忽幻神话,此老夔州后笔愈奇”
3. 清·杨伦《杜诗镜铨》:“‘分处处’、‘下朝朝’叠字运用,得古谣谚遗响”
4. 明·王嗣奭《杜臆》:“公在夔州,于东屯景物观察最细,此诗可作地方风土志读”
5. 近代邵祖焘《杜甫诗系年》:“末句化用宋玉赋语而不露痕迹,可见杜公熔铸典故功力”
以上为【夔州歌十绝句】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