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青衫上离别泪痕犹在,十载宦海沉沦困守微职。
年老仍上书建言重返京城,晨起拄笏悠然眺望西山。
相聚饮酒超脱形骸拘束,笑谈往昔如在醉梦之间。
诸事皆应咨询胡公定夺,容我白头之人安享清闲。
以上为【次韵胡完夫】的翻译。
注释
1. 胡完夫:胡宗愈字完夫,苏轼友人,《宋史》有传
2. 抱关:守关小吏,《史记·魏公子列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3. 拄笏看山:名士闲适状,《世说新语》“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
4. 伯始:胡广字伯始,《后汉书》“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伯始”
5. 形骸:身体,《庄子·德充符》“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
以上为【次韵胡完夫】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酬和胡完夫之作,展现其经历宦海风波后的复杂心境。首联“青衫别泪”与“十载江湖”浓缩了十年贬谪的辛酸;颔联“上书北阙”体现儒家用世之志,“拄笏看山”又见名士风流;颈联“杯酒形骸”与“醉梦平生”在放达中暗含无奈;尾联以咨询胡广(伯始)的典故自嘲,在进退之间达成精神平衡,典型呈现北宋士大夫“仕隐两兼”的人生智慧。
以上为【次韵胡完夫】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律在艺术上呈现“收-放-合”的情感节奏。首联以“青衫泪斑”的具象细节收束十年悲辛,颔联通过“北阙”与“西山”的空间对仗展开仕隐矛盾,颈联借“杯酒形骸”的酒脱意象释放内心郁结,尾联用“咨伯始”的谐谑收拢全篇。苏轼巧妙化用典故:将《世说新语》的“拄笏看山”从姿态升华为境界,把《后汉书》的“问伯始”从政谚转化为自嘲。其“笑说平生醉梦间”七字,既承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的恍惘,又启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的苍凉,在平易语言中蕴含深刻的生命体悟。
以上为【次韵胡完夫】的赏析。
辑评
1. 宋·施元之《施注苏诗》:
“此篇当是元祐初还朝时作,‘老去上书还北阙’句,与《次韵完夫》‘犹喜先生薄宦情’参看,尤见东坡宦情之淡。”
2. 清·查慎行《苏诗补注》:
“‘朝来拄笏看西山’从晋人语化出,而‘相从杯酒形骸外’则真得白傅‘形骸委顺动’之旨。”
3. 清·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
“通首流宕自如,末二句用胡伯始事恰合完夫姓,巧不伤雅。”
4. 清·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公与完夫唱和多在元祐初,此诗‘十载江湖’指明州、杭州、密州、徐州诸任,‘笑说平生醉梦间’实括《浪淘沙》‘人生如梦’意。”
以上为【次韵胡完夫】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