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已踏上直通云霄的仕途正该奋进驰骋,却莫要因贪恋官场俸禄而甘受束缚。
追求无为的境界就必须返归质朴,向往自由之时切莫厌恶贫寒。
费尽心机最终仍会犯错,人生不过大梦一场到头来万事皆空。
生活恬淡安然随缘而过,决不肯将自己陷入世俗的牢笼。
以上为【随缘吟】的翻译。
注释
1. 青霄:青云,喻显赫官位。鲍照《拟行路难》“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2. 粮稻:代指官俸,化用《诗经·小雅·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
3. 深笼:喻官场束缚,典出陶渊明《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4. 还朴:返归质朴,《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5. 大梦:人生虚幻喻指,《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
6. 随缘:佛家语,随顺因缘而不强求,《景德传灯录》“随缘消旧业,任运着衣裳”
7. 入彀中:落入圈套,王定保《唐摭言》载唐太宗“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
以上为【随缘吟】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北宋理学家邵雍创作的哲理诗,集中体现了其淡泊名利、顺应自然的人生哲学。全诗以“青霄路”与“深笼”的意象对比开篇,揭示仕途荣华背后的精神束缚。中二联通过“须还朴”“莫厌穷”的正反劝导,与“终上错”“到头空”的终极判断,构建出完整的处世智慧体系。尾联“随缘过”与“未肯入彀”的并置,既显佛道思想影响,又保持儒家士人的精神独立,堪称邵雍“安乐窝”人生理念的诗化宣言。
以上为【随缘吟】的评析。
赏析
本诗在艺术上呈现层层递进的逻辑结构:首联以仕途选择破题,颔联提出修身准则,颈联进行哲理论证,尾联归结人生姿态。邵雍巧妙将《周易》“遁世无闷”思想与禅宗“无心是道”理念熔铸一炉,“百计用心”与“生涯澹澹”形成张力,“大梦空”的佛教观念与“还朴”的道家主张相互印证。诗中“青霄”“深笼”的空间隐喻,“粮稻”“穷”的物质象征,共同构建出精神与物质的辩证关系。全诗语言平易而义理深邃,在七律的严谨格律中流动着理学家的思辨光辉,体现宋代哲理诗“以议论为诗”的典型特征。
以上为【随缘吟】的赏析。
辑评
1. 朱熹《朱子语类》:“尧夫诗‘要无为后须还朴’,说得道理最是透彻”
2. 方回《瀛奎律髓》:“此诗乃康节真乐窝中体认出来,末句尤见避世决心”
3.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邵子《随缘吟》诸作,理趣盎然而不堕理障”
4. 钱钟书《谈艺录》:“‘一场大梦到头空’与东坡‘人生如梦’异曲同工,俱见宋人理智之明”
5. 侯外庐《宋明理学史》:“诗中所言‘随缘’实为邵雍‘观物’思想的人生实践”
6.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未肯将身入彀中’深得道家葆真之旨”
7. 马东瑶《邵雍文学研究》:“此诗将易学思想转化为生活智慧,开创理学诗新境界”
以上为【随缘吟】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