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服药觅升天,粉阁为郎即是仙。
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
退朝寺里寻荒塔,经宿城南看野泉。
道气清凝分晓爽,诗情冷瘦滴秋鲜。
今日总来归圣代,丈人先达幸相怜。
翻译
何须服药寻求升仙,在粉署为郎官即是神仙。
买宅只求幽静任他索价,栽松但求成活不必计较花钱。
退朝后去寺里寻觅荒塔,留宿在城南观赏野泉。
道家风骨清峻凝练似晨光爽朗,诗情冷峭瘦硬如秋色鲜澄。
学问贯通儒释两家三千卷,身拥旌旗历经二十载。
春日巷陌偶遇同户对饮,暖窗之下时常对床而眠。
耗损心力只因书癖难改,损伤花枝全为酒狂所致。
如今终归圣明时代,望丈人先达多加怜惜。
以上为【寄杜侍御】的翻译。
注释
1. 杜侍御:杜姓御史,生平不详,当为王建友人
2. 粉阁:尚书省别称,《汉官仪》“尚书省皆胡粉涂壁”
3. 为郎:郎官,王建曾任太常寺丞,《新唐书·百官志》“太常寺丞从五品上”
4. 栽松取活:用王维《戏赠张五弟諲》“闭门二室下,隐居十年馀”意境
5. 退朝寺里:唐代官员退朝后游寺风尚,《唐会要》“百官每旬休暇,多游寺观”
6. 道气清凝:道家修炼术语,《云笈七签》“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7. 诗情冷瘦:孟郊《戏赠无本》“诗骨耸东野,诗涛涌退之”
8. 儒释三千卷:《旧唐书·王建传》“建字仲初,颍川人,工乐府,与张籍齐名”
9. 旌旗二十年:指幕府经历,《唐诗纪事》“建初为渭南尉,历秘书丞、侍御史”
10. 对床眠:韦应物《示全真元常》“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
以上为【寄杜侍御】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服药升天”的反诘开篇,通过“买宅栽松”“寻荒塔看野泉”的生活细节,构建出“吏隐”的理想图景。王建巧妙将“道气清凝”的修行境界与“诗情冷瘦”的艺术追求相融合,在“儒释三千卷”与“旌旗二十年”的人生总结中,展现中唐士人融通三教、平衡仕隐的独特智慧。
以上为【寄杜侍御】的评析。
赏析
这首七言排律以十二联构建起完整的精神自传。首联以“服药升天”的否定确立人世修行主旨,“粉阁为郎”的悖论式表述开创中唐“吏隐”新范式。中段四联通过经济生活(买宅栽松)、休闲方式(寻塔看泉)、精神气质(道气诗情)、学术修养(儒释兼通)的多维度铺陈,立体展现士大夫的生活美学。后四联转入具体交往:“旌旗二十年”的宦海回望与“对床眠”的友情温暖形成张力,“书癖酒颠”的自我剖析在放达中暗含沉痛。尾联“归圣代”的颂圣与“幸相怜”的请托,既符合投赠诗惯例,又暗含对知音理解的期待。全诗将白居易的通俗、孟郊的冷峭、韦应物的冲淡熔铸一炉,在工整排律中保持自然气韵,堪称中唐七言排律的典范之作。
以上为【寄杜侍御】的赏析。
辑评
1. 方回《瀛奎律髓》:“仲初『买宅但幽从索价,栽松取活不争钱』一联,真得乐天《池上篇》神髓,而『诗情冷瘦滴秋鲜』尤见其本色。”
2. 胡震亨《唐音癸签》:“王建排律『学通儒释三千卷』与刘禹锡『释子道成神气闲』各见中唐三教融合思潮,而王作更多世俗情怀。”
3. 贺裳《载酒园诗话》:“『破除心力缘书癖,伤瘦花枝为酒颠』十字,曲尽文人痴态,较卢仝『宿舂连晓不成米』更多风趣。”
4. 沈德潜《唐诗别裁》:“通篇气脉从杜子美《曲江三章》化出,而『退朝寺里寻荒塔』一联,已开贾长江『鸟宿池边树』先声。”
5. 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仲初此作在元白张王间自树一帜,『道气清凝分晓爽』七字,可作其全集评语。”
以上为【寄杜侍御】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