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清晨游赏于北桥之上,夜晚休憩在南塘之畔。
西斜夕阳下积雪尽融,东风拂过坚冰全消。
鱼儿摆尾游动漾起细波,新换鹅毛般柳絮轻飞。
泥土回暖草芽萌生,沙土疏松泉脉流散。
晴光中芳草覆满苔岛,夜露浸润着蒲草岸滩。
洛阳城白日渐渐变长,江南春色将近过半。
美好时光共同虚度,人间世事最堪嗟叹。
倚着船桨忽然沉思,去年池畔同游的伙伴。
以上为【南池早春有怀】的翻译。
注释
1. 南池:指洛阳履道里宅园中的池塘,白居易晚年居所
2. 北桥:南池附近桥梁,或泛指池北之桥
3. 泮:融化,《诗经·邶风》“迨冰未泮”
4. 筛筛:鱼尾摆动貌,白居易自创叠词
5. 瞥瞥:迅疾貌,亦作“瞥瞥”,《文选·潘岳赋》“瞥瞥然鸟逝”
6. 鹅毛:指柳絮,韩愈《晚春》“杨花榆荚无才思”
7. 泉脉:地下伏流,谢朓《赋贫民田》“壤暖泉脉动”
8. 洛下:洛阳一带,李昂《戚夫人楚舞歌》“洛下书生解作歌”
9. 日初长:冬至后白昼渐长,《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日短至”
10. 棹:船桨,《楚辞·九歌》“桂棹兮兰枻”
以上为【南池早春有怀】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时空交替的视角勾勒早春画卷,通过“雪销冰泮”“草芽泉脉”等细微物候变化,展现生命复苏的律动。白居易巧妙将“洛下日长”与“江南春半”对举,在地理跨度中浓缩时光流逝之思,最终以“去年池伴”的回忆收束,完成从自然观察到人生感悟的诗意升华。
以上为【南池早春有怀】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采用“朝晚”时间框架与“北桥南塘”空间结构,形成严谨的时空网格。前八句以工笔细描早春物象:“鱼尾掉”“鹅毛换”的动态捕捉,“泥暖”“沙虚”的触觉体验,共同构建出多维感知的春日画卷。中四句转写宏观景致,“晴芳冒苔岛”的“冒”字尽显生命张力,“宿润侵蒲岸”的“侵”字暗含时光渗透。后四句陡然转入哲理思考,“时光抛掷”与“人事嗟叹”的直抒胸臆,恰与前半的明媚春光形成强烈反差,最终在“倚棹寻思”的静止姿态中,爆发出对往昔友情的深沉追忆。这种由实入虚、由物及心的笔法,既承袭谢灵运山水诗的玄思传统,又展现白居易晚期诗歌“言浅思深”的独特魅力。
以上为【南池早春有怀】的赏析。
辑评
1. 方回《瀛奎律髓》:“乐天《南池》诗,状早春景物极工,‘筛筛’‘瞥瞥’四字,曲尽鱼鸟情态。”
2. 赵翼《瓯北诗话》:“‘泥暖草芽生’五字,画尽春气萌动之机,较东坡‘春江水暖鸭先知’别有一种细腻。”
3.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后四句从谢玄晖‘良辰竟何许,夙昔梦佳期’化出,而感慨尤深。”
4.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结句‘去年池上伴’与刘禹锡‘春来遍是桃花水’同一怅惘,而白作更见沉郁。”
5. 俞陛云《诗境浅说》:“通篇着力在‘早’字,鱼掉冰泮皆初春特征,末以怀人作结,遂使寻常景物俱染情味。”
以上为【南池早春有怀】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