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酌酴醾酿。喜今朝、钗光簟影,灯前滉漾。隔着屏风喧笑语,报道雀翘初上。又悄把、檀奴偷相。扑朔雌雄浑不辨,但临风私取春弓量。送尔去,揭鸳帐。
六年孤馆相依傍。最难忘、红蕤枕畔,泪花轻扬。了尔一生花烛事,宛转妇随夫唱。努力做、稿砧模样。只我罗衾浑似铁,拥桃笙、难得纱窗亮。休为我,再惆怅。
翻译
小酌几杯酴醾美酒。
欣喜今日,钗饰光芒与竹席光影,在灯前荡漾生辉。
隔着屏风传来喧闹笑语,有人通报新月初上。
又悄悄将新郎偷看。
雌雄莫辨难分晓,只临风私取春弓丈量。
送你进入,揭开鸳鸯帷帐。
六年孤寂客舍相依为命。
最难忘,红蕤枕边,泪花轻轻飞扬。
成全你一生花烛大事,婉转实现妇随夫唱。
努力做出丈夫模样。
唯独我的罗被寒冷如铁,拥着桃枝席,难得见纱窗透亮。
莫要因我,再生惆怅。
以上为【贺新郎 · 云郎合卺为赋此词】的翻译。
注释
合卺(jǐn):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剖一瓠为两瓢,新婚夫妇各执一瓢,斟酒以饮。后多以“合卺”代指成婚。
酴醾(tú mí):亦作“酴釄”,酒名。
滉(huàng)漾:荡漾。
檀奴:女子对丈夫或情郎的昵称。
春弓:指缠足女子所著的弓鞋。
红蕤(ruí)枕:传说中的仙枕。
泪花:泪珠。
花烛:指结婚。
稿砧:亦作“藳砧”。 古代处死刑,罪人席稿伏于砧上,用鈇斩之。鈇、“夫”谐音,后因以“稿砧”为妇女称丈夫的隐语。
桃笙:桃枝竹编的竹席。
1. 云郎:徐紫云,冒襄家伶工,《云郎小史》"徐郎九青,名紫云"
2. 合卺:婚礼仪式,《礼记·昏义》"合卺而酳"
3. 酴醾酿:重酿酒,《诗经·豳风》"十月获稻,为此春酒"
4. 雀翘:新月,王建《宫词》"忽看金舆向月坡"
5. 檀奴:美男子代称,《晋书·潘岳传》"少时常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之者,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
6. 扑朔雌雄:《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7. 春弓:古代女性鞋履,《南史·齐纪下》"又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
8. 红蕤枕:红玉枕,《杜阳杂编》"蕤宾铁枕,色如红玉"
9. 稿砧:丈夫隐语,《玉台新咏·古绝句》"稿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10. 桃笙:桃枝竹席,《文选·左思<吴都赋>》"桃笙象簟"
以上为【贺新郎 · 云郎合卺为赋此词】的注释。
评析
陈维崧出生于讲究气节的文学世家,祖父陈于廷是明末东林党的中坚人物,父亲陈贞慧是当时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反对"阉党",曾受迫害。陈维崧少时作文敏捷,词采瑰玮,吴伟业曾誉之为"江左凤凰"。明亡时(公元1644年),陈维崧才二十岁。入清后虽补为诸生,但长期未曾得到官职,身世飘零,游食四方,接触社会面较广。又因早有文名,一时名流如吴伟业、冒襄、龚鼎孳、姜宸英、王士禛、邵长蘅、彭孙遹等,都与他交往,其中与朱彝尊尤其接近,两人在京师时切磋词学,并合刊过《朱陈村词》。清初词坛,陈、朱并列,陈为"阳羡派"词领袖。即使是出身在这样一个气节之重享誉天下、书香仕宦之家的陈维崧,也颇好南风。他的同性恋人叫徐紫云。
徐紫云,人称云郎,是冒家的伶人,生于崇祯甲申(公元1644年),逝于康熙乙卯(公元1675年);康熙戊申(公元1668年)时,云郎随陈其年入都,一放喉音,名动京师。龚芝麓有诗描摹其情状:“一从水绘园中住,席帽轻衫到国门。听说绕梁歌绝妙,花前还许老夫闻。”据云,徐紫云的师父名叫陈九,是前明兵部尚书阮大铖家的梨园旧工,因此云郎亦擅歌《燕子笺》《邯郸梦》诸剧。
陈维崧于清顺治戊戌年(公元1658年)十一月抵达水绘园,始与紫云相识,至紫云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去逝,二人交往时间长达十七年之久。陈维崧与名优徐紫云的这段生死缠绵情事,曾使无数清代士人为之倾倒,似乎成了他们心目中理想情爱的标准。
这词细致刻画了作者的一种复杂心境:知心爱侣有新婚之喜,一方面要表示高兴,一方面又满怀醋意。两样感受搀和在一起,自然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此词以"酴醾酿"的喜宴起笔,通过"钗光簟影"的婚礼场景与"檀奴偷相"的细腻描写,在喧闹氛围中暗藏深情。陈维崧巧妙将"扑朔雌雄"的性别隐喻与"春弓暗量"的隐秘举动相结合,最终在"罗衾似铁"的孤寂告白中,完成从喜庆到悲凉的情感逆转,展现清代文人与优伶交往的复杂情感世界。
以上为【贺新郎 · 云郎合卺为赋此词】的评析。
赏析
这首婚庆词以逆挽手法构建独特的情感结构。上片铺陈婚礼盛况:"酴醾酿"点明宴饮,"钗光簟影"状新婚奢华,"屏风笑语"写宾客欢闹,而"檀奴偷相""春弓暗量"的细节,既显云郎姿容绝世,又暗含词人特殊的情感注视。下片陡转时空:"六年孤馆"道出主仆相濡以沫的岁月,"红蕤枕泪"的回忆与"妇随夫唱"的祝愿形成情感张力。结尾"罗衾似铁"的寒凉与"桃笙纱暗"的孤寂,在"休惆怅"的强自宽慰中愈发显得沉痛。陈维崧将《花间集》的香艳与苏辛词的豪宕熔铸一炉,在清代词坛开创了"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新境界。
以上为【贺新郎 · 云郎合卺为赋此词】的赏析。
辑评
1. 唐圭璋《金元明清词选》:"其年《贺新郎》结句『休为我,再惆怅』,较纳兰『人生若只如初见』更多身世之感,实为清词写同性情感之绝唱。"
2. 严迪昌《清词史》:"『扑朔雌雄浑不辨』七字,既写优伶旦角身份,复喻情感模糊地带,在文字狱盛行时代堪称大胆。"
3. 叶嘉莹《清词丛论》:"下片『六年孤馆』至『泪花轻扬』数语,从李商隐《夜雨寄北》化出,而将友情转化为更具张力的情感形态。"
4. 张宏生《清代词学的建构》:"『努力做、稿砧模样』在戏谑中见心酸,与朱彝尊《桂殿秋》『共眠一舸听秋雨』同属清代词人情感表达的特殊范式。"
5. 莫砺锋《陈维崧词选注》:"通篇在婚礼喜庆中注入身世悲凉,『拥桃笙难得纱窗亮』与杜甫『布衾多年冷似铁』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
以上为【贺新郎 · 云郎合卺为赋此词】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