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汉,六艺出于秦火之余,士学于百家之后。
当是时,能明先王之道者,扬雄而已。
而雄之书,世未知好也。
然士之出于其时者,皆勇于自立。
无苟简之心,其取予进退去就,必度于礼义。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其风俗之弊,人材之乏久矣。
以迄于今,士乃特有起于千载之外,明先王之道,以寤后之学者。
世虽不能皆知其意,而往往好之。
故习其说者,论道德之旨,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而知法古之非迂。
不乱于百家,不蔽于传疏。
其所知者若此,此汉之士所不能及。
然能尊而守之者,则未必众也。
故乐易敦朴之俗微,而诡欺薄恶之习胜。
此俗化之美,所以未及于汉也。
夫所闻或浅,而其义甚高,与所知有余,而其守不足者,其故何哉?
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故不能不笃于自修。
今之士选用于文章,故不得不笃于所学。
至于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至也。
由是观之,则上所好,下必有甚者焉。
岂非信欤!
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有庠序养成之法,则士于学行,岂有彼此之偏乎?
筠为州,在大江之西,其地僻绝。
当庆历之初,诏天下立学,而筠独不能应诏,州之士以为病。
至治平三年,始告于知州事,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
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得亢爽之地,筑宫于其上。
二君乃以书走京师,请记于予。
予谓二君之于政,可谓知所务矣。
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而使归刻焉。
翻译
以上为筠州学记的翻译。
拼音版
yún zhōu xué jì。
筠州学记。
zēng gǒng。
曾巩。
zhōu shuāi,
周衰,
xiān wáng zhī jī xī。
先王之迹熄。
zhì hàn,
至汉,
liù yì chū yú qín huǒ zhī yú,
六艺出于秦火之余,
shì xué yú bǎi jiā zhī hòu。
士学于百家之后。
dàng shì shí,
当是时,
néng míng xiān wáng zhī dào zhě,
能明先王之道者,
yáng xióng ér yǐ。
扬雄而已。
ér xióng zhī shū,
而雄之书,
shì wèi zhī hǎo yě。
世未知好也。
rán shì zhī chū yú qí shí zhě,
然士之出于其时者,
jiē yǒng yú zì lì。
皆勇于自立。
wú gǒu jiǎn zhī xīn,
无苟简之心,
qí qǔ yǔ jìn tuì qù jiù,
其取予进退去就,
bì dù yú lǐ yì。
必度于礼义。
zì cǐ zhì yú wèi jìn yǐ lái,
自此至于魏晋以来,
qí fēng sú zhī bì,
其风俗之弊,
rén cái zhī fá jiǔ yǐ。
人材之乏久矣。
yǐ qì yú jīn,
以迄于今,
shì nǎi tè yǒu qǐ yú qiān zǎi zhī wài,
士乃特有起于千载之外,
míng xiān wáng zhī dào,
明先王之道,
yǐ wù hòu zhī xué zhě。
以寤后之学者。
shì suī bù néng jiē zhī qí yì,
世虽不能皆知其意,
ér wǎng wǎng hǎo zhī。
而往往好之。
gù xí qí shuō zhě,
故习其说者,
lùn dào dé zhī zhǐ,
论道德之旨,
ér zhī yīng wù zhī fēi jìn yì cóng zhèng zhī tǐ,
而知应务之非近;议从政之体,
ér zhī fǎ gǔ zhī fēi yū。
而知法古之非迂。
bù luàn yú bǎi jiā,
不乱于百家,
bù bì yú chuán shū。
不蔽于传疏。
qí suǒ zhī zhě ruò cǐ,
其所知者若此,
cǐ hàn zhī shì suǒ bù néng jí。
此汉之士所不能及。
rán néng zūn ér shǒu zhī zhě,
然能尊而守之者,
zé wèi bì zhòng yě。
则未必众也。
gù lè yì dūn piáo zhī sú wēi,
故乐易敦朴之俗微,
ér guǐ qī báo è zhī xí shèng。
而诡欺薄恶之习胜。
cǐ sú huà zhī měi,
此俗化之美,
suǒ yǐ wèi jí yú hàn yě。
所以未及于汉也。
fū suǒ wén huò qiǎn,
夫所闻或浅,
ér qí yì shén gāo,
而其义甚高,
yǔ suǒ zhī yǒu yú,
与所知有余,
ér qí shǒu bù zú zhě,
而其守不足者,
qí gù hé zāi yóu hàn zhī shì chá jǔ yú xiāng lǘ,
其故何哉?由汉之士察举于乡闾,
gù bù néng bù dǔ yú zì xiū。
故不能不笃于自修。
jīn zhī shì xuǎn yòng yú wén zhāng,
今之士选用于文章,
gù bù dé bù dǔ yú suǒ xué。
故不得不笃于所学。
zhì yú xún xí zhī shēn,
至于循习之深,
zé dé yú xīn zhě,
则得于心者,
yì bù zì zhī qí zhì yě。
亦不自知其至也。
yóu shì guān zhī,
由是观之,
zé shàng suǒ hǎo,
则上所好,
xià bì yǒu shèn zhě yān。
下必有甚者焉。
qǐ fēi xìn yú lìng hàn yǔ jīn yǒu jiào huà kāi dǎo zhī fāng,
岂非信欤!令汉与今有教化开导之方,
yǒu xiáng xù yǎng chéng zhī fǎ,
有庠序养成之法,
zé shì yú xué xíng,
则士于学行,
qǐ yǒu bǐ cǐ zhī piān hū yún wèi zhōu,
岂有彼此之偏乎? 筠为州,
zài dà jiāng zhī xī,
在大江之西,
qí dì pì jué。
其地僻绝。
dāng qìng lì zhī chū,
当庆历之初,
zhào tiān xià lì xué,
诏天下立学,
ér yún dú bù néng yìng zhào,
而筠独不能应诏,
zhōu zhī shì yǐ wéi bìng。
州之士以为病。
zhì zhì píng sān nián,
至治平三年,
shǐ gào yú zhī zhōu shì,
始告于知州事,
shàng shū dōu guān láng zhōng dǒng jūn yí。
尚书都官郎中董君仪。
dǒng jūn nǎi yǔ tōng pàn zhōu shì guó zǐ bó shì zhèng jūn qiàn xiāng zhōu zhī dōng nán,
董君乃与通判州事国子博士郑君蒨相州之东南,
dé kàng shuǎng zhī dì,
得亢爽之地,
zhù gōng yú qí shàng。
筑宫于其上。
èr jūn nǎi yǐ shū zǒu jīng shī,
二君乃以书走京师,
qǐng jì yú yǔ。
请记于予。
yǔ wèi èr jūn zhī yú zhèng,
予谓二君之于政,
kě wèi zhī suǒ wù yǐ。
可谓知所务矣。
gù wèi zhī zhe yǔ zhī suǒ wén zhě yǐ wéi jì,
故为之著予之所闻者以为记,
ér shǐ guī kè yān。
而使归刻焉。
以上为筠州学记的拼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