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感受字里行间的意境与情感。

赠黎安二生序

赵郡苏轼,余之同年友也。
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余,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
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余。
读其文,诚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
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
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
将行,请余言以为赠。
余曰﹕“余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
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
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
余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而不知同乎俗。
此余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
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
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
若余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
然则若余之于生,将何言哉?
谓余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
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
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翻译

展开更多

注释

展开更多

评析

展开更多

赏析

展开更多

拼音版

展开更多

曾巩作品

推荐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