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汉家贤相推重英才俊杰,我这蟠曲之木竟也蒙受赏识。
不料能凭自身之力直上云霄,空自惊诧百官行列忽相随从。
腊月积雪初映柏子殿前,春日韶光将临万年枝头。
独愧天子明察如日普照,尚未厌倦迎着春光迈向玉阶。
以上为【同程九早入中书】的翻译。
注释
1. 程九:名未详,行第九,钱起同僚
2. 中书:中书省,唐代决策机构
3. 蟠木:弯曲的树木,《史记·邹阳列传》“蟠木根柢,轮囷离奇”
4. 鹓鹭:朝官班行,《隋书·音乐志》“怀黄绾白,鹓鹭成行”
5. 柏子殿:汉代殿名,代指唐宫
6. 万年枝:宫中冬青树,谢朓《直中书省》“风动万年枝”
7. 玉墀:宫殿台阶,司马相如《哀秦二世赋》“登陂陁之长阪兮,坌入曾宫之嵯峨”
以上为【同程九早入中书】的注释。
评析
本诗以谦抑笔调抒写初入中书省的复杂心境,通过“蟠木见知”的自喻与“鹓鹭相随”的朝班意象,展现唐代文人对仕途荣宠的审慎态度。钱起巧妙将“腊雪柏殿”的肃穆与“春光万年枝”的生机相对照,在时序流转中暗喻政治际遇,体现大历诗人“含蓄清丽”的典型风格。
以上为【同程九早入中书】的评析。
赏析
此诗首联以历史镜像起兴,“汉家贤相”暗指当朝宰辅,“蟠木见知”化用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典故,在自谦中暗含对知遇之恩的感激。颔联“不意”与“空惊”的虚实对应,精准捕捉寒门士子骤登清要的恍惚感,与杜甫“惊呼热中肠”异曲同工。颈联转写宫苑景物,“腊雪初明”既点入省时节,又喻示政治清明;“春光欲上”则借植物萌动暗喻仕途前景,对仗工稳而意蕴层深。尾联“独惭皇鉴”的谦卑姿态下,藏着“未厌春光”的进取精神,这种矛盾心态正是大历诗人身处盛中唐转折期的典型心理表征。全诗在七律体制中完美融合了宫廷诗的典重与个人抒情的真挚。
以上为【同程九早入中书】的赏析。
辑评
1.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员外诗‘腊雪初明柏子殿,春光欲上万年枝’,体格新奇,理致清赡,实为众妙。”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七:“仲文《早入中书》作,结句‘未厌春光向玉墀’,较之‘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更见庙堂气象。”
3.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空惊鹓鹭忽相随’写尽乍跻清班心态,与老杜‘天门日射黄金榜’同具仕宦真情。”
4. 今·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此诗当作于大历二年钱起任司勋员外郎时,‘蟠木何材’之叹与其《赠阙下裴舍人》‘阳和不散穷途恨’形成有趣对照。”
以上为【同程九早入中书】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