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村酿的两坛美酒敬献给张平阳。
诗中的将军早已筑起高坛,后来的副将想要登坛却十分艰难。
令人惊叹的是,年岁已高却依然健朗的苏舜钦与梅尧臣尚在,而你更展现出如王导、谢安一般的风流气度。
禅定之后便知你满腹经纶,清瘦之躯想必是因呕心沥血、精雕细琢诗句所致。
你超然洒脱的风范超越了江山之外,留下的风采足以激励世间那些怯懦无为的官吏。
以上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二】的翻译。
注释
1. 村醪(láo):乡村自酿的酒,此处指粗酒,表达质朴诚挚之情。
2. 二尊:两坛(酒)。尊,古代盛酒器,亦作量词。
3. 张平阳:生平不详,当为苏轼友人,或为地方官员或文士。
4. 将军已筑坛:借用汉高祖拜韩信为大将时筑坛拜将的典故,比喻张平阳已在某一领域(如文坛、政坛)建立崇高地位。
5. 裨将欲登难:裨将,副将;登坛,指登上将坛。意谓后人虽想继承其位,却难以企及。
6. 苏梅:指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梅尧臣,二人并称“苏梅”,为诗文革新先驱,此处以之比喻年高而才健者。
7. 风流王谢:王导、谢安均为东晋名相,出自琅琊王氏与陈郡谢氏,代表魏晋风度与士族风雅,此处形容张平阳风度不凡。
8. 出定:佛教语,指出于禅定状态,此处引申为沉思之后恢复清醒,亦暗喻智慧通达。
9. 瘦生应为语雕肝:化用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意,形容作诗苦心经营,呕心沥血。
10. 洒落江山外:形容人物风神超逸,不拘尘世,境界高远。
以上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二】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赠予友人张平阳之作,借酒献友,实则赞其才德兼备、风骨卓然。全诗以“将军筑坛”起兴,暗喻张平阳在文坛或政坛地位崇高,后人难以企及。继而以苏梅(苏舜钦、梅尧臣)作比,突出张氏虽处晚年仍才情不减,更以东晋王谢名门之风流比拟其人格风范,推崇备至。颈联转入对其勤学苦吟的描写,“语雕肝”极言其创作之艰辛用心。尾联升华主题,称其超凡脱俗,足以感召世人,尤其可激励庸碌之官。全诗褒扬有度,用典贴切,情感真挚,展现了苏轼对友人才德的高度敬重。
以上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二】的评析。
赏析
本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联以“筑坛”设喻,奠定张平阳地位崇高之基调,次联连用“苏梅”“王谢”两大文化意象,既赞其才学不衰,又颂其风度翩翩,极具历史纵深感。第三联由外转内,揭示其成就源于勤勉精思,“书满腹”与“语雕肝”形成内外呼应,展现才情背后的付出。尾联宕开一笔,将其人格影响推向普世价值——“激懦官”,使赞美升华为道德感召。全诗融历史典故、文人传统与个人情志于一体,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厚,典型体现苏轼酬赠诗“寓庄于谐、崇德尚才”的风格特征。尤以“洒落江山外”一句,意境开阔,余韵悠长,堪称点睛之笔。
以上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二】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集》:“此诗用典如盐入水,不着痕迹,而气象宏阔,足见东坡驾驭文字之妙。”
2. 清·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三十二:“‘已惊老健苏梅在’一联,以古人映衬今人,不独见才,兼见识力。”
3. 近人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留与人间激懦官’,结语有力,非徒颂扬,实有箴规之意,东坡胸襟可见。”
4. 钱钟书《谈艺录》:“东坡赠人诗,多能即事寓理,此篇‘出定知书满腹’云云,写才人积学之功,语带禅机而不落套。”
以上为【村醪二尊献张平阳其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