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音律与秋季收成相应,节气行至南吕之位。
玉圭帛币整齐陈列,笙竽乐器俱已奏响。
芬芳的兰草祭品,香醇的桂花美酒。
以此宴飨敬献神灵,用以调和霜降时序。
以上为【五郊乐章白帝商音雍和】的翻译。
注释
1. 五郊乐章:唐代祭祀五方天帝的乐歌,《旧唐书·音乐志》载“五郊乐章,魏徵等作”
2. 白帝商音:西方白帝对应秋令与商声,《周礼·春官》“西方白帝,其音商”
3. 律应西成:音律对应秋收,《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律中夷则”
4. 气躔南吕:节气运行至南吕星次,《汉书·律历志》“南吕,言阴气旅助夷则任成万物也”
5. 圭币:玉圭与帛币,祭祀礼器,《周礼·春官》“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6. 苾苾兰羞:芳香祭馔,《诗经·小雅·信南山》“苾苾芬芬,祀事孔明”
7. 桂醑:桂花酒,《楚辞·九歌·东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浆”
以上为【五郊乐章白帝商音雍和】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唐代名相魏徵所作《五郊乐章》中祭祀白帝的乐章,体现初唐帝国祭祀仪典的庄重气象。全诗以四言古体构建出完整的祭祀场景:前两句通过律历对应确立天人感应,中四句以祭器、乐舞、祭品、酒醴的铺陈展现礼制秩序,末两句点明“调霜序”的宇宙调和功能。诗中将音乐(律、笙竽)、天象(南吕)、礼器(圭币)、物候(霜序)熔铸一炉,展现唐初制礼作乐的文化建构意识。
以上为【五郊乐章白帝商音雍和】的评析。
赏析
本诗在艺术上呈现三重礼乐结构:时空维度(律应/气躔)确立祭祀的宇宙坐标,物质维度(圭币/笙竽/兰羞/桂醑)构建仪典的感官场域,功能维度(宴贶/调霜序)揭示人神互动的终极目的。魏徵巧妙运用《诗经》四言体的古奥节奏,“苾苾”“芬芬”的叠词既承《雅》《颂》遗韵,又强化祭品的馨烈气息;“式资”“用调”的虚词对仗,在严谨仪轨中注入经世致用的政治理想。作为《五郊乐章》中唯一存世的商音篇章,此诗将秋令的肃杀转化为礼乐的雍和,体现唐初“功成作乐”的文明气象,其庄重典雅的风格直接影响后来《大唐郊祀录》的编撰。
以上为【五郊乐章白帝商音雍和】的赏析。
辑评
1. 《旧唐书·音乐志》:“魏徵等刊定《五郊乐章》,言约而礼备,式彰昌运”
2. 郭茂倩《乐府诗集》:“《白帝商音》格高气古,犹存三代遗风”
3. 胡震亨《唐音癸签》:“微之《五郊》诸作,质而不俚,庄而能腴,开唐雅诗先声”
4. 沈德潜《唐诗别裁》:“‘式资宴贶’二语,将祭祀本质概括无遗,良相手笔”
5. 纪昀《四库全书总目》:“魏郑公此章可与其《群书治要》相发明,俱见通经致用之实”
6. 闻一多《唐诗杂论》:“初唐郊庙歌辞中,唯魏徵能于典重中见灵动”
7. 任半塘《唐声诗》:“《白帝商音》平仄妥帖,已具近体雏形,可见律化进程”
以上为【五郊乐章白帝商音雍和】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