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游遍了钱塘湖畔的青山秀水,归来时笔下的文字仍带着清新的芬芳。
体弱的童仆、瘦弱的马儿都随我共饮,简陋的巷子里有谁像你这般贤德?
你虽如郑公业般有田却常缺食,又似广文先生好客却连毡毯也无。
如今你东归未能赶上花开时节,春风中繁花尽放,又有谁来欣赏你的风采?
以上为【送郑户曹】的翻译。
注释
1. 郑户曹:姓郑的户曹官,户曹为掌管户籍、赋税等事务的属官,具体姓名不详。
2. 钱塘湖:即杭州西湖,宋代为著名游览胜地。
3. 芳鲜:形容文字清新优美,带有山水灵气。
4. 羸童瘦马:体弱的童仆和瘦马,形容生活清贫简朴。
5. 从吾饮:指随同诗人饮酒,体现亲密关系。
6. 陋巷:语出《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借指安贫乐道之人。
7. 公业:东汉郑玄之孙郑益(字公业),据《后汉书》载其有田百顷,然常乏食,乐善好施。
8. 广文:指唐代郑虔,曾任广文馆博士,家贫,杜甫有“才名四十年,坐客寒无毡”句。
9. 东归:指郑户曹离开杭州返回故乡或赴任他地。
10. 不趁花时节:未能赶上春天花开之时,喻错过良机或美好时光。
以上为【送郑户曹】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苏轼送别友人郑户曹所作,融写景、抒情、用典于一体,既表达对友人才德的赞许,又寄寓对其境遇的同情与惜别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而意蕴深远,通过对比自然之美与人生际遇,凸显出高洁人格在现实困顿中的孤寂与可贵。末联以“不趁花时节”暗喻良机错失,含蓄传达出诗人对友人仕途不顺的惋惜。
以上为【送郑户曹】的评析。
赏析
本诗首联以“游遍钱塘湖上山”起笔,展现开阔的自然图景,继而转入“归来文字带芳鲜”,巧妙将山水灵气与文学创作结合,既赞美郑户曹文采风流,又暗示其精神境界受自然熏陶。颔联“羸童瘦马从吾饮”看似自述,实则以自身清简生活映衬郑之高洁;“陋巷何人似子贤”直抒敬佩,将对方比作安贫乐道的贤士。颈联连用两典:郑公业有田而乏食,喻其虽有资财却不得温饱;广文无毡,则状其清寒而好客,突出其德行高于物质。尾联宕开一笔,以“东归不趁花时节”点明离别之憾,“开尽春风谁与妍”以反问收束,将自然之春与人生之春对照,言外之意:美景无人共赏,英才未得其时,余韵悠长,令人唏嘘。
以上为【送郑户曹】的赏析。
辑评
1. 《宋诗钞·东坡诗钞》:“语淡而味永,于送别中见交情,于贫贱处显品格。”
2. 纪昀《瀛奎律髓汇评》卷二十三:“五六使事自然,不露痕迹,结语含蓄有致。”
3. 方回《瀛奎律髓》评此诗:“以二郑切姓名,而兼取其贫而贤之义,工于用典。”
4. 陈衍《宋诗精华录》卷二:“东坡七律,此为清劲一路,不尚雕饰而神采自远。”
以上为【送郑户曹】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