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朝晨绽放犹觉可惜,傍晚凋落更令人叹嗟。
若在群芳之中比较,仍应胜过转瞬即逝的烟花。
以上为【和微之嘆槿花】的翻译。
注释
1. 微之:元稹字微之,白居易挚友
2. 槿花:木槿花,朝开暮落,《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木槿荣”
3. 眼花:指转瞬即逝的焰火或眩光,敦煌写本王梵志诗“观影元非有,眼花本是空”
以上为【和微之嘆槿花】的注释。
评析
此诗为白居易酬和元稹之作,以槿花朝开暮落的特性喻指人生荣枯。前两句直写对短暂花期的双重叹惋,“朝荣”与“暮落”形成完整生命周期的速写;后两句通过“眼花”的比喻,在否定之否定中确立槿花虽短犹珍的价值,体现白居易“中隐”哲学中对生命瞬逝的达观认知。全诗在二十字内完成从哀婉到超脱的情感升华,展现中唐唱和诗“小中见大”的审美取向。
以上为【和微之嘆槿花】的评析。
赏析
这首五绝在艺术上采用层递深进的结构。首句“可惜”尚属常情感叹,次句“堪嗟”已带哲理沉思,第三句“花中比”转入价值重估,末句“胜眼花”则以佛教“如露如电”观念为参照,完成对短暂美的终极肯定。白居易巧妙运用“犹应”这一不确定判断词,既保持唱和诗的商榷语气,又暗含超越常规的审美眼光。其将易逝的物理特性转化为永恒的精神价值,与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异曲同工,共同构成中唐诗歌“衰中见兴”的独特美学。
以上为【和微之嘆槿花】的赏析。
辑评
1. 宋·阮阅《诗话总龟》:
“白傅《叹槿花》绝句,所谓反结法也。前二句极写其短,后二句偏说胜他花。”
2.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乐天小诗多触境成趣,此作于嗟叹中见理趣,元相原唱当不及此。”
3. 清·汪立名《白香山诗集》:
“槿花朝暮,本古今咏物常调,此独以‘眼花’作衬,便觉生机勃发。”
4.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微之原作今佚,然据此和诗,可知元白唱和非徒事文字游戏,实有生命哲思交流其间。”
以上为【和微之嘆槿花】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