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莫要去做那农夫,您应能想见其愁苦。
迎着春日耕种贫瘠土地,趁着夜晚喂养瘦弱耕牛。
屡次遭受官府加征税赋,很少遇到丰硕收成的年秋。
不如前来共饮美酒,相伴醉意悠悠。
以上为【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的翻译。
注释
1. 羸牛:瘦弱的牛
2. 迎春:春季耕作
3. 瘦地:贫瘠的土地
4. 趁晚:趁着夜晚
5. 数被:屡次遭受
6. 稀逢:很少遇到
7. 有秋:丰收之年
8. 醉悠悠:醉意绵长
9. 加税:增加赋税
10. 相伴:共同
以上为【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的注释。
评析
此诗以白描手法勾勒中唐农民的生存困境,首联“莫作农夫”的劝诫与“君应见自愁”的共情奠定悲悯基调。中间两联通过“犁瘦地”“喂羸牛”的劳作艰辛与“官加税”“岁无秋”的社会压迫,展现农耕生活的双重困境。结句“相伴醉悠悠”的逃避哲学,在无奈中暗含对现实的深刻批判,体现白居易新乐府诗“唯歌生民病”的创作精神。
以上为【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的评析。
赏析
白居易此诗在劝酒框架中注入沉重的社会关怀。开篇“莫作农夫去”以否定句式破空而来,较之前首“莫作商人”更具震撼力,因农夫本是传统社会根基所在。“君应见自愁”的表述巧妙将读者拉入观察视角,与王禹偁“田家岂不苦”形成跨时代呼应。中四句以工笔描绘农耕图景:“迎春犁瘦地”写出人与地的共同贫瘠,“趁晚喂羸牛”展现昼夜不休的辛劳,两个“瘦”“羸”字眼的重复使用强化了衰败感;“数被官加税”直指两税法实施后的赋税苛重,“稀逢岁有秋”则暗合《诗经》“岁丰云秋”的古老期盼,四句诗完整呈现了自然经济与官僚体系的双重挤压。结句“相伴醉悠悠”表面是劝酒,实则是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凉选择,与鲍照“对酒叙长篇”的愤懑相比,更显中唐士人面对社会矛盾的复杂心态。
以上为【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的赏析。
辑评
1. 明·唐汝询《唐诗解》:“乐天‘数被官加税,稀逢岁有秋’二语,真得《豳风·七月》遗意,而沉痛过之,可续杜甫《兵车行》。”
2. 清·赵翼《瓯北诗话》:“‘迎春犁瘦地,趁晚喂羸牛’十字,画尽田家苦况,较之元稹《田家词》‘牛咤咤’更见朴拙之妙。”
3. 近人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此诗可与《秦中吟·重赋》参看,‘数被官加税’正是‘浚我以求宠’的文学写照。”
4. 傅璇琮《唐代诗人丛考》:“诗中‘瘦地’‘羸牛’的衰败意象,反映安史之乱后北方农村的真实状况,具有诗史价值。”
5. 谢思炜《白居易诗集校注》:“结句‘相伴醉悠悠’的集体沉沦,与《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形成士农工商的完整悲悯谱系。”
以上为【劝酒十四首不如来饮酒七首】的辑评。
拼音版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或需要补充,欢迎提交修改建议